213 登基行大典,楚國立新後(2 / 2)

後宮雖是女子之地,可前朝後宮一向都連接在一起,家中若是女子親眷能在後宮之中占據一席之地,對於前朝族脈也是有著不可言說的幫助。

所以乾坤殿裏站著的百官,尤其是那些權重之輩,無一不想著能將家中的女子送到後宮之中為自己在前朝更站住幾分腳步。

更別提說若是能當上皇後之位,更是讓他們的前途不可估量。

不過顯然,他們的算盤都是打錯了主意。

楚文胥的皇後人選,從來、都隻有那一個人。

隻是,對於他的選擇,朝廷上的百官都是沉默了下來。

其實,對於明國亦或者當初的舊北朝來說,楚國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一向瀟灑不羈比不得其他皇朝的繁縟規矩,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例例邊邊框框的。

在楚國曆代國君的後宮之中,不僅僅隻有那些權貴之女,同樣有過宮中下人和民間女子,就比如楚文胥的母親,也是藥女出身。

但以這樣的身份當上皇後的,卻從未有過。

更何況……

楚文胥的話音落著,一陣沉默之後,隨著一個文官出了一聲不妥,漸漸的,那些反對之聲也慢慢地起了來。

“皇上三思啊,這皇後乃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可一個民間女子哪裏能勝任得了,若隻是入宮為妃也就罷了,但這連規矩恐怕都不懂得,便要做後宮之主,掌管後宮之人,哪裏使得啊。”

“朕無需她做一宮之主,朕的後宮隻需她一人,卿家無需顧慮這些。”

“皇上,那就更使不得啊,皇上乃一國之主,是楚國皇脈的傳承,豐盈後宮不止是皇上之責,更是天下之責啊。”

“那朕且問你,既然後宮是為皇脈傳承所在,那卿家,你是覺得朕的皇後會無所出呢,還是覺得朕皇後所生之子會夭折於幼呢?先皇妃子眾多,便也平白生出楚文信此等忤逆犯上之輩,何來天下責任之說。”

“皇上恕罪,臣萬萬不敢啊!”

……

楚文胥心中明白得很,那些個文武百官,如此強烈地反對著這件事情,無非便是因為他說過隻會迎娶阿喜一人,讓她當自己的皇後。

如此一來,那些打著算盤想要通過家中女眷到後宮爭寵以致相助前朝的人,自然希望都是會落空了。

他們怎麼可能會眼瞧著這樣的機會流失,自然都是極力反對著這件事情。

隻是楚文胥卻也是下定了決心,從在山鎮的時候,他從山洞中逃脫出來,差點淹死在暗流之中時,他便早已暗暗下定了決心,今生他非阿喜不娶。

所以即便如今麵臨著文武百官,他依舊麵不改色毫不動容。

但他依舊沒有想到,若隻有那些藏著私心來反對的官員也就罷了,就連他還是太子之時,便相助於他的太子少傅如今已是禦史大夫的方景明卻也是站了出來,舉著手上的官牌,朝著楚文胥跪了下來。

“皇上,臣亦有異議。”

“禦史,連你也反對朕?”

楚文胥眉頭皺了起來,方景明的性子他了解,自然不會像其他人一般存著私心,更何況他方家也沒有什麼適齡的女眷能給送到後宮中來。

但方景明也不算得上是一個不懂變通的老古董,為何會在這件事情上也如此反對。

方景明也不起來,隻是直起了幾分身子,“皇上,民間女子尚且其次,重要的是,她不但身份卑微不足以母儀天下,而且、還不是楚國人。”

“什麼,竟然不是楚人?”

“難不成是明國的?”

……

方景明的話音落了下來,一旁的文武眾官都是交頭接耳中。

楚文胥微微皺了幾分眉頭,有些不悅地朝著方景明看了過去,“禦史大夫,不知你是否忘了,朕的生母是北朝隨嫁而生,有北朝血脈且是藥女出生。說起來,禦史口中所謂的身份卑微血脈不純,朕的生母也占了這二條。如今禦史以此為異議,難道是說朕、也不配做這個天子嗎!”

楚文胥的聲音大了幾分,語氣裏頭明顯帶上了幾分慍怒。

他不想遷怒於方景明,但是這件事情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也已經跟阿喜做過了承諾,他便是一定要做到的。

無論是方景明或是其他人也好,誰都無法阻礙。

但楚文胥終究還是低估了方景明的執拗,他聽著楚文胥的怒言,其他人尚且都乖乖噤了聲不敢再開口,方景明卻是又磕了頭來。

“皇上,恕臣直言,皇上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臣……不得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