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號旗一朝起,生死置度外(2 / 2)

可不得不說,楚軍的確也很有能耐,在要求如此速度地攻城之下,即便麵對對方陣營防線,在損失不過數十人馬的情況下,卻能夠迅速地反應過來,臨場想出對策應付。

原本花了他們不少時間埋伏下的處處陷阱,其實也並未拖延住他們楚軍的多少時間。

明軍偵察營上的旗子再次一舉,號角吹響了起來。阿喜聽著那號角聲,也知道意味著什麼,從聽到楚軍攻過來的消息,到這號角吹響,不過才不足三刻的時間,楚軍、便已經入了離我軍防線百丈以內了。

“砰!”“砰!”……

隨著號角聲響起,第一防線上的投石車也已經準備完畢,一排一排地向著前頭投起大石塊來。像是巨石雨一般,戾氣十足地向著楚軍射了過去。

幸得防線處的投石車還算不得稀缺,三人一車,不斷地為投石車補充石塊,一排排的石塊接連不息地射出去,那入了百丈之內的楚軍,即便馬上靈活,可又哪裏禁得住這樣密集的石塊。

前排一些的楚兵,有的被石塊擊中,便是生生摔下了馬去,一時之間,不少人不是被石塊砸死,便是摔下馬被馬蹄踩死,原本氣勢昂昂的騎兵,陣型一下子被投石車打亂,速度也不得不慢了下來。

但若是就此能阻礙他們的步伐,這些騎兵也定難算得上是楚國的精銳部隊了。

亂石之下,楚軍騎兵營裏,以軍旗和號角為口號,又迅速地退後一番排出陣型來,所有的騎兵全都散開些來,橫向拉長了隊伍,交叉前行,相互作為掩護,也給了他們躲避巨石更多的空間。

而前頭一些順利幸運穿過亂石的騎兵,便在前麵排成兩排,一排掩護,另一排用弓箭射向明軍投石車的士兵。

算起來,兩軍真正意義上的交戰,也從此刻開始了。

楚國應對的速度雖然快,但投石車這一處也是絲毫不鬆懈,一排一排接著下去,已經挫敗了不少楚軍前排的騎兵。

但戰場交戰,便鮮有能夠全都全身而退的時候,尤其楚軍這一次是有備而來誓死奪城的,自然是做好了會犧牲一部分人的準備。

看著自己的同胞一個個倒下去,那些楚軍卻也沒有絲毫的畏懼,仍然在慌亂之中,也盡量保持著陣型慢慢地向明軍防線靠攏。

而那些前頭已經避開巨石陣的些許楚軍,雖然弓箭射程有些遠,但仍是不鬆懈地擾亂著明軍投石車旁的士兵。

近了……慢慢的,楚軍離防線的距離,再近了一步。偵查營的士兵再次一動,六十丈的距離,大部分楚軍,也已經都逼近了。紅色的令旗一抬,隨著都尉的一聲令下,明軍的弓箭手和護盾手準備完畢,齊齊地排成了幾排。

投石車已經操控著牽製楚軍騎兵的後方,而前頭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弓箭,已經從這頭齊搜搜地射了過去。一排弓箭手射完,在護盾的掩護下,另一排又跟著上前,毫不猶豫地抬手拉弓。急促之中卻也各個都有條不紊。

楚軍因為投石車和弓箭手的兩番阻攔,速度越來越慢起來,騎兵的陣營也被拉長拉寬了許多,有利於他們更好地躲避前進。而已經到了前頭的楚兵,大多也沒有貿然前進,而是原地先行發起了一輪進攻,從馬鞍上取下弓箭,迎著箭雨向著前頭射去。

雖然有護盾手的保護,也比不上楚軍的凶險,明軍這頭卻也有少數士兵不幸中箭負傷。但所有人沒有因此止步,後排的士兵轉移傷員,又迅速地補上空缺。

隨著楚軍的前進,弓弩也逐漸架了上來,夾雜在弓箭手和護盾手中間,但和弓箭手不同的是,弩手並不是毫無目標的齊齊發射,以數量來阻礙敵軍。

李昂將神射手都替上了弩手,專門瞄準了前頭的楚兵。

弩的射程雖然近,但速度和威力都要超過弓箭許多,對付前排已經逼近了的楚兵是最有效的。

那些楚兵雖然在馬上算得靈活,可是卻沒想到對方的弩竟然一次多發,明明他們的戰線拉寬了許多,可弩的方向卻似乎更為密集,朝著他們射來的弩箭,一次便來了那麼多發。

即便他們能躲得了前麵的,卻依舊難以從那麼多弩箭中尚且逃生來。尤其前頭的楚兵距離太近,更是難逃活命。

沒有了他們的掩護,楚軍的步伐,就這麼再一次地,被逼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