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淚水比江水更加生機盎然 (2)(1 / 3)

他們終於汗流滿麵,無可奈何地走出室外,對守候在門外的人,用低沉的聲音說:“病人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經完全停止,我們已盡到了最大的努力,請你們準備他的後事吧。”聽見醫生的話語,霎時,監護室外禁止喧嘩的條款已被情感衝破,廊道裏頃刻間響起了一片排山倒海似的悲痛的哀號。邵力琛的遺體被護士推了出來,又緩緩地推進了太平間。張克城止住了淚水,勸眾姊妹節哀,他說:“大姐夫已在喜王府布置靈堂,我和兩個弟弟留醫院,等會兒隨車到殯儀館,其餘的都分頭去準備後事,有悲有淚留在心中,現在重要的是把喪事辦好。”眾姊妹都分頭辦事去了。三天後,邵力琛的追悼會在萬國公墓舉行。他創辦的六個工廠雖然都已成了國有企業,但每個廠都給他設了靈堂,工人們爭著為他祭靈、守靈,紛紛傳頌著他的仁厚與功德。辦完了邵力琛的喪事,邵宅的眾姊妹和剛回國的逸民、逸眾都心情悲痛,不願離開這座府宅。孫仲斌既是大姐夫又是幺妹夫,他留住大家,動情地說:“有十多年了,眾姊妹和兩個弟弟沒有在一起團聚。大家都在這裏休息幾天,等給嶽父大人祭了‘七’,心情都好了些,我們再請回親戚和本家邵氏的人,在這裏舉行一個團聚宴,相互熟識和祝福,好給大家留個紀念。

現在,許多親戚都是天各一方,難得有個團聚啊。”眾姊妹都默默地點著頭,把目光全集中在鵷的身上。鵷見大家望著她,她連忙把書琴拉到自己身邊,她給大家介紹似的說:“老爺子仙逝了,但你們的小媽書琴還在。大家今後要像老爺在世一樣尊敬她,接受她,愛戴她,邵宅這個大家庭就由她主持。雖然老爺子給我留的遺囑我要遵從,但我的事業在重慶。待今後我離職退休了,我會回來跟書琴一起居住的,請大家放心。”張克城沒等到“祭七”的日子,便先行回了成都。美仙在與眾姊妹送別他時,對大家說:“他的事不能耽誤,我留在這裏陪大家好好過幾天吧。”鵷已有十年沒有見過自己親生的兒子了,見他們都已學得驚人的成果,便天天與兄弟倆在一起交談。她見逸民不僅學術和研究成果豐碩,還有驚人的智慧和記憶,那思想的深邃,早已超過了她的所料,他的確是一個學識融貫中西的大家。鵷把大家都盼望逸民回國的願望傳遞給他,他含笑說:“我們搞科研的人,不是要被人捧紅,被領導人器重,而是要沉到實驗室和研究室的底層,潛心地鑽研;我不需要大紅大紫,也不需要高官厚祿;我已給總理寫了彙報,我隻需要有個能做進一步試驗的實驗室。

我已經答應了到中科院去做我敬仰的許多大師的弟子,共同來推動華人的科技進步。”聽見逸民平實而擲地有聲的話語,鵷激動得兩眼盈滿熱淚。鵷與逸眾交談,發現逸眾不僅有科學的頭腦,在製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方麵,他的見地也非常新鮮。她建議他回國以後,繼承父業,先在汽輪機廠幹技術,學管理;把他在英國所學的智慧與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多為國家貢獻才智創造財富。美仙見母親與兩個弟弟談得投機,便帶著建蜀遊覽了喜王府的亭台廊榭和假山池塘,對他講述了外公的創業與發展的艱辛曆程。要他記住,他們不僅有光榮的家世和德高望重的先祖,還有卑微苦寒的父親的家世與飽受災難的先祖。“祭七”一過,邵宅裏就收起了大喪所用的白色和黑色的裝飾。力琛的子孫輩都悲切地脫去了粗麻的孝服、麻鞋與麻紗披巾,又著上了鮮豔的服飾。歡笑聲和談話聲取代了往日的哀樂,幾個未成年的外孫和外孫女,早就盼著解除禁錮,讓思想在宅第裏自由地飛翔。早晨的太陽剛由橘紅變成耀眼的金色,錢夢煌和錢婷婷便帶著錢府的子孫浩浩蕩蕩地來到喜王府邵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