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是韓國公府的小姐,她在韓國公府是嬌養著,嫁進喬家,當然也不能受委屈了。喬家對嫁進來的媳婦兒都是一視同仁的。我說句不中聽的實話,我大哥之前可是娶過妻子的,我大哥還有一個女兒。我大哥之前的妻子是什麼樣,母妃心裏想必也知道,那實在不是一好的。喬家出了事,她立馬就撇清關係帶著嫁妝回娘家。
母妃您說說有這樣的人在前,表妹嫁進喬家,大家如何能不對她好呢?我再說不中聽的,我祖父眼看著沒多少日子了。在喬家,對表妹最有意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祖父。等到我祖父去世,您說誰還會給表妹臉子看呢?”
喬伊靈不提韓雨桐如何,她隻是清楚明白地告訴太子妃喬駿的情況其實也沒多好。喬駿娶過一個妻子,甚至還有一個女兒。韓雨桐的情況雖說因為之前的事鬧得比較大,高門大戶都不怎麼看得上韓雨桐,就是有願意成親的,人選也都不怎麼好。但是韓雨桐再如何也是韓國公府的千金小姐,配喬駿一個娶過妻子,還有女兒的男人,那是綽綽有餘了。
男女雙方各自都有缺點,誰也別嫌棄誰。喬伊靈也是側麵告訴太子妃,韓雨桐嫁進喬家是絕對受不了委屈。
太子妃雖說不是一多麼聰明的人,但是如此明顯的話,她還是聽懂了,別提聽得心情還是蠻好的。她的侄女是做錯事了,但是喬駿又不是十全十美的,憑喬駿娶過妻子,還有一個女兒,就算喬駿的行情再好,想找個樣樣出色的妻子,那幾乎也是沒可能。現在這樣不就很好。雙方誰也別說誰,就這樣子。
太子妃對喬駿和韓雨桐的婚事心裏有些底氣了,她們女方這裏也是一點都不差,喬家要是敢欺負雨桐,她們也不是受氣包,任由他麼欺負的!
這麼一想,太子妃的底氣就足了。
“母妃還是很看好你大哥的。喬駿可是很出色的青年才俊啊,你外祖父在母妃麵前也誇獎過她,還有你父王也是。你喬家的家風也正,雨桐嫁進喬家受不了委屈。母妃瞧著也放心。伊靈啊,你隻管放心,這門親事就交給母妃了。母妃一定處理妥當的。”
這話的意思是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了。這樣很好,喬伊靈也是非常的滿意。
“那就有勞母妃了。還有祖父眼看著時日無多,我祖父一去,我大哥的婚事又要耽擱了。所以我祖父的意思是近期就將婚事辦了。”
太子妃有些遲疑,“若是匆忙辦婚事的話,這婚事怕是舉辦得會有些倉促啊。”
喬伊靈淺淺一笑,“母妃,場麵什麼的都是虛的,我大哥和表妹兩個好好過日子才是實在的不是。我大哥身為嫡孫,在我祖父去世後,可是需要守孝一年的。姑娘家的花期耽誤不起啊。更遑論,雨桐早點嫁進喬家,這不是能好好跟我大哥培養感情嗎?夫妻之間,感情深了才好。”
太子妃被喬伊靈說動了,也正好說進了她的心坎,她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嗎?太子為什麼那麼寵愛黃良娣?除了黃良娣的手段高超外,最重要的不還是黃良娣是最早陪伴太子的女人,他們感情深厚嘛!太子妃吃過的虧,那是絕對不會允許她侄女再吃一次!
“你說的有道理,這些虛的不需要在意,過日子還是得要他們雙方自己過得好。”
談完了喬駿和韓雨桐的婚事,太子妃又跟喬伊靈聊了她肚子裏的孩子,然後才派人送喬伊靈回去。
這廂喬伊靈一走,太子妃立即派人去韓國公府請韓國公世子夫人,人還沒走,她又將人叫住,“等等——再把韓國公世子也請來。”
太子妃擔心韓國公世子夫人到時候犯了傻勁兒,有韓國公世子在,總歸能好上不少。
韓國公世子和韓國公世子夫人不知太子妃為何召見他們,但是得了太子妃的宣召,他們還是立馬換了衣裳進宮。
兩人正要行禮時,太子妃就道,“咱們都是一家人,行那麼多禮做什麼。大哥大嫂趕緊坐下。咱們一家子好好說說話。”
太子妃說著,有吩咐人給韓國公世子夫婦取了繡墩,兩人依言坐下。
坐下後,太子妃也沒說什麼客套話,直接開門見山,“咱們都是一家人,我也就不說什麼虛的了。其實今天請大哥和大嫂來我這兒,我是想跟你們說說雨桐的婚事。今天,我兒媳婦來找我說,喬老太爺同意了喬駿和雨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