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不是最讓人頭痛的,那秀才娘見秀才一門心思地要娶張欣悅,心一橫上吊了!
秀才娘可不是做樣子,而是實實在在的上吊了!要是晚那麼一刻被發現,秀才娘就真的死了!
秀才娘還不容易被救下來,她隻說了一句話,她的喉嚨被繩子勒傷,聲音又沙啞又難聽,但難掩其中的堅決,隻要秀才堅決娶張欣悅,她就去死!
秀才是個孝順的,他愛張欣悅,但真的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娘去死,於是他沒辦法隻能跟張家人說他要違背誓言,不娶張欣悅了。
張家人當時那叫一個生氣啊,這不是耍著人玩兒嘛!就算你是個孝子,但憑你的所作所為,還是欠打!
還是張欣悅站出來為秀才說話,她說她懂秀才的情,也知道秀才的無奈和痛苦,她願意退婚,她也請求家裏人不要為難秀才。
秀才和秀才娘收拾行裝離開時,秀才娘去見了張欣悅,她很平靜地告訴張欣悅,她知道張欣悅是個好姑娘,出生好,人也好,很通情達理。如張欣悅沒有被退過婚,她一定願意兒子娶她。但是沒有這如果,張欣悅就是被退過婚。而他們家有組訓,女兒不嫁鰥夫,兒子不娶寡婦被退婚女。秀才娘不能讓自己的兒子違了這組訓。
於是張欣悅一生未嫁,如今也成了一個老姑娘。而那秀才倒是考取了功名,如今也是地方上的三品大員,娶妻生子,過得真是一帆風順,好不得意。
太子妃其實是想出手整治那秀才的,是張欣悅攔住她。張欣悅隻說了一句從此她和那秀才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不要因為她特意去針對那秀才。
太子妃對她那可憐的表妹隻想說一句,蠢!人家都拋棄你了,你還不舍得為難人家,真不配當張家的女兒。想是這麼想,但太子妃還是什麼都沒做。
太子妃時不時也會跟祁雲說起這件事,每次說起來,太子妃都是一臉怒容,退過婚怎麼了!退過婚的女子難道就該死啊!明明錯的是男人,為什麼到頭來所有的錯誤都要女人承擔!
不公平!不公平!老天爺真是太不公平了!
祁雲對他那位表姨的事情也是印象深刻,任誰經常聽,都會印象深刻的。
現在祁雲拿那位表姨出來,太子妃立即有些尷尬。在祁雲三四能記事的時候,太子妃可是沒少在他的麵前說張欣悅的事情。太子妃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女人退婚了又怎麼樣!錯的明明是男人,憑什麼把一切錯都推到女人身上!
昔日的話成了縫住太子妃嘴巴的線,讓她有口難言。太子妃要怎麼說?說她就是雙重標準,她同情憐憫自己的表妹,但是她無法諒解喬伊靈,她更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娶一個被退婚的女人!
要是別人,太子妃當然敢毫不猶豫地說這話,但是當著自己親兒子的麵,太子妃實在是說不出口。
人都是這樣,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可能會同情會難受,但是輪到自己的身上,那就是另外的說法了。
太子妃自從吃齋念佛來,除了被太子那蠢貨氣到,她已經很久沒那麼生氣了,今天很好,她居然被自己的兒子給氣到了!
“好!好!你很好,這媳婦兒還沒娶呢,你就開始為了媳婦兒對我這個母妃使心計了!”太子妃氣壞了,說的話也有些不顧禮儀,隻顧發泄心中的不痛快了。
“母妃,兒子哪裏對你用心計了。我對表姨也非常同情。您對表姨的遭遇了憐憫不已,為什麼對喬伊靈的就是反對呢?母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女子被退婚,如果是那女子本身有問題,那退婚是她活該,咎由自取。可若是退婚完全就是男方的錯,為何要把男人的錯算在女人身上。母妃,表姨幾乎苦了半輩子了,您還想不通嗎?
虛名什麼都是假的,隻有自己過的好才是真的。別管外人說什麼,咱們隻要問心無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