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百問狌狌(1 / 2)

白姥姥看著孫兒,心裏何嚐不想滿足他的願望,她不是不喜歡青冥,即使不喜歡,隻要孫兒喜歡她也不會阻攔,何況青冥的寶物對於狐族也極為重要。但是.....千年前那一幕,姥姥至今沒忘。那滿山穀的斷枝落花,那滿地的血流成河,還有那萬千棵桃樹的煞氣,怨氣集於一身的小小青冥,讓姥姥不得不提防青冥這個花妖,不,應該叫花魔。是,是的,她已經成魔,隻是自己不知道,隻是年歲尚小,隻是還沒有到時候,隻是這六界的浩劫還沒開始。姥姥有幾次也想替六界先料理了這個將來的魔君,可是每次看著青冥嬌嫩的麵容都不忍下手。六界之綱常是不允許妖物渡劫的,因為隻要妖物渡劫,十妖九魔,沒有任何妖物渡劫後能位列仙班的。千千萬萬年來,少有的幾位也都是借著了神的力量,而且也是為六界做出了極大的犧牲的。比如象白狐的遠祖女嬌嫁於帝大禹,後則為仙。白狐一族除了自己和兩位長老,白漓軒還有少數幾個渡劫成功,不過禹帝給白狐一族立了規矩,渡劫成功後,必須自斷一尾殺去魔性。那青冥不是狐族,其魔性具有毀天滅地的能量,她滿身的煞氣,她渡劫時的真相,哪一個妖物渡劫會有她這麼大的震動。如若讓她和狐族攀親,恐怕後世的狐族就要受六界的譴責,而且誰知道青冥魔性一出,會不會危害到狐族呢。此事此人斷斷不可在與狐族有任何關係。姥姥自從那天路過青冥的房間,在睡夢中的青冥已經控製不住身上的煞氣,便知道此人萬不可留在軒轅,而且自己也不能動手除之,萬一此時魔性發作,豈不是要毀掉狐族嘛!姥姥的心思白漓軒怎麼能懂呢!白漓軒見姥姥沉思不語,走到姥姥跟前,看著姥姥。“孩子,姥姥都是為你好。為咱們白狐一族好啊。青冥,萬萬不可。你今後少與她聯係,還有看住小白。”姥姥吩咐。白漓軒還想繼續糾纏詢問,族兵進來報:青丘城信使到!白漓軒一聽青丘城就想到玄靜落,不等姥姥發話,從大殿後門出來,跑回自己房間。白漓軒回到自己的房間,實在想不出,姥姥為什麼不讓自己和青冥成親,而且現在還不讓去看青冥。想得頭都大了也沒想出一二。不過,這一次還真讓他想出了辦法。去問一個人,他肯定知道。白漓軒跳起來,把木匣裏的寶物揣入懷中,匣子放好,出了房門,徑直奔後麵的一個山坡跑去。白漓軒在一座樹屋前麵停下腳步,這是軒轅丘唯一一座搭建在樹上的木屋,而且離地麵五六丈高,長不過三丈,寬也就一丈有餘,門向南開,門前有三四根原木做成的緩台。暮春時節,木屋左右的牆壁上爬滿了各種藤蔓植物,木屋也就變成綠色。白漓軒在下麵喊了幾聲,上麵沒有動靜,於是扭腰縱身躍上了木屋門前的原木緩台。推開門,裏麵呼嚕聲此起彼伏,樹屋的主人——百問狌狌睡得正酣。這百問狌狌生的人麵猿身,身高三尺有餘,全身長滿灰白色的長毛,頭頂有三縷灰色長毛特別長。人家想問題都是捋胡須,狌狌思考的時候會向上捋自己的這三縷長毛。這百問狌狌知過去不知未來,過去幾千幾萬年的事情他都曉得,但就是下一秒的事情一定要過了他才知道。白漓軒左搖右晃的把百問狌狌從睡夢中喚醒。百問狌狌揉著迷離的睡眼,看了一眼白漓軒,身體往後一仰,還想繼續睡大覺。白漓軒一把拉住他頭頂的三縷長毛,把他從床上拎了起來。“你幹什麼,你幹什麼?”狌狌一邊掙紮一邊大喊。“放我下來,你快放我下來,不然我讓白姥姥罰你...罰你一天不許吃飯。”可能是對於狌狌來說,沒有比吃再重要的事了。白漓軒放下狌狌,狌狌揉了揉頭,又捋了捋三縷長毛,生氣的坐在床邊,不理白漓軒。白漓軒手裏不知從哪弄出一個桃子,大個,鮮嫩,看上去就想咬一口。桃子在狌狌眼前轉了一個往返,狌狌的眼睛就隨著白漓軒拿桃子的手轉來轉去。口水都流了出來。白漓軒把桃子丟給狌狌,也不搭話,坐在屋內唯一的一把椅子上等狌狌把桃子吃完。狌狌咬了幾口桃子,吃得津津有味,桃子的汁液流得他滿手也顧不得擦拭。不下十口,狌狌手裏就剩一個桃核,也沒舍得丟下。狌狌轉著手裏的桃核斜睨白漓軒“問吧,大公子。什麼重要的事勞煩你送禮給我。”說著咂咂嘴,意猶未盡。白漓軒哈哈一笑,剛要問,百問狌狌想起什麼似得,接著又說了一句:“我今天已經回答了九十九個問題了,你——隻能問一個,一個。”說罷,還豎起一根毛茸茸的手指,好像生怕白漓軒沒聽懂。白漓軒知道百問狌狌每日百問,多了不是他不回答,而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心裏生氣也沒有辦法。“你吃了我的桃子,多一個行不行?”白漓軒期盼奇跡,他滿腦子的問題,豈是一兩個就能解決的。狌狌攤攤手,意思我無能為力。“好吧。”白漓軒無可奈何,從懷裏拿出碧瑤瑟“狌狌,你講講此物的來曆?”百問狌狌把碧瑤瑟拿在手裏,捋了捋頭頂的三縷長毛,看看白漓軒,在看看碧瑤瑟,很想問問白漓軒此物從何處得來。不過狌狌的規矩是,隻回答,不許問。隻得咽咽口水,搖頭晃腦,一字一頓回答問題:“此物名字叫碧瑤瑟,乃是瑤碧琴瑟的一隻,另一隻叫瑤碧琴,原是一對,乃北狄國太子長琴公子的寶物。長琴公子生下來就會歌謠,三歲能撫琴,七歲已經是聲名赫赫的韻律高手,可以左手琴右手瑟。普天之下沒有他不會的樂器,沒有他不懂的韻律。十五歲那年長琴公子開始拜訪名山江海,訪友學藝。一次路過東海途中,月夜下聽得海麵有人撫琴,卻不按琴理,而是把瑟的指法音理和琴的調和一起。長琴公子很想知道此人為何如此損毀音律。終於在海中的珊瑚礁石上找到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