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千牧隨身帶了一部筆記本電腦,可令狐秋根本就不準備使用這東東。這個時代的 wi-fi技術,雖然在1996年就由csiro在美國成功申請了無線網技術專利,但是卻並沒有普及開來,筆記本隻能通過有線連接或無線網卡。而酒店的網隻有10m不說,還要供整個酒店的電腦使用,那卡頓,絕對是慘無人道的,還是網吧的光纖好用一些。
於是,趙敏敏、計成仁、董千牧、老陳,全都跟在令狐秋身後,組團跑網吧閑逛去了。
這家網吧的老板跟計成仁挺熟,所以他們幾個人受到了vip式的接待,連宵夜都是老板讓網管去叫來的。
令狐秋沒有刻意的讓計成仁隱瞞自己的身份,所以當網吧老板知道眼前這個穿一身名牌的少年,竟然就是網絡上大名鼎鼎的“令狐大大”時,一時之間激動莫名,差點大叫起來。好不容易控製住情緒,老板拿出相機,非要跟令狐秋合影不可。
董千牧笑吟吟的接過相機,照了很多張令狐秋與網吧老板、令狐秋與計成仁、令狐秋與趙敏敏的合照,完了還把相機遞給趙敏敏,自己跑過來摟住令狐秋的肩,也瘋了一把。
網吧老板對《射雕英雄傳》超級入迷,聽說令狐秋要在自己網吧裏碼字,滿心歡喜,將自己的小辦公室貢獻出來,還泡上最好的西湖龍井,一應茶點,請令狐大俠品嚐。
令狐秋打開電腦沒有登錄微博,因為一打開,他擔心自己會沉迷在無邊無際的讚美裏麵而無法馬上自拔......
《鬼吹燈》的前十章有四萬餘字,對令狐秋來說,兩小時以內就可以碼完。不過他很想將《鬼吹燈》與《盜墓筆記》兩部書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就耗費了他不少時間。
霸唱文風很有幾分金庸的影子,對於倒鬥的切口設計,經典詩句的運用,讓《鬼吹燈》讀起來很有勁兒。他的文章結構不能說十分嚴謹,但最起碼很完整,前因,過程,結果,故事情節交代的很明白。挖坑他也要挖,但他知道有多大鍋就下多少米,挖的坑都在自己能填上的範圍內。
可是三叔就不對了,他的文章相當的“接地氣”,經常用些社會上流行語,夾雜不少髒話,黃色笑話等等......而且他總是可以挖出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天坑,讓人欲仙欲死的一直看下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當然,有時候三叔也會填一填坑的——往大坑裏頭扔幾塊小石子,勉為其難的對大家說:“你們怎麼這麼煩呢,還糾結那個問題,快往下看,還有新坑等著嚇死你們嘞!”
所以令狐秋在融合這兩位文風截然不同的大神著作時,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不作任何改動的發布《鬼吹燈》,隻在某些關鍵部位埋下盜筆的人物線、情節線,等以後有時間了再對盜筆動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