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張順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寧海軍(1)(3 / 3)

當時開城門,放吊橋,那寶光國師鄧元覺,引五百刀手步軍飛奔出來。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灑家教那廝吃俺一百禪杖!”也不打話,掄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拚。但見:嫋嫋垂楊影裏,茸茸芳草郊原。兩條銀蟒飛騰,一對玉龍戲躍。魯智深忿怒,全無清淨之心;鄧元覺生嗔,豈有慈悲之念?這個何曾尊佛道,隻於月黑殺人;那個不會看經文,惟要風高放火。這個向靈山會上,惱如來懶坐蓮台;那個去善法堂前,勒揭諦使回金杵。

一個盡世不修梁武懺,一個平生那識祖師禪?

這魯智深和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隻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答道:“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有詩為證:

不會參禪不誦經,殺人場上久馳名。

龍華會上三千佛,鎮日何曾念一聲?

正說之間,隻聽得飛馬又報道:“北關門下又有軍到城下。”石寶慌忙起身去了。

且說城下宋軍中,行者武鬆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寶光見他兩個拚一個,拖了禪杖,望城裏便走,武鬆奮勇直趕殺去。忽地城門裏突出一員猛將,乃是方天定手下貝應夔,便挺槍躍馬接住武鬆廝殺,兩個正在吊橋上撞著。被武鬆閃個過,撇了手中戒刀,搶住他槍杆,隻一拽,連人和軍器拖下馬來,嗝嚓一刀,把貝應夔剁下頭來。魯智深隨後接應了回來。方天定急叫拽起吊橋,收兵入城。這裏朱仝也叫引軍退十裏下寨,使人去報捷宋先鋒知會。

當日宋江引軍到北關門搦戰,石寶帶了流星錘上馬,手裏橫著劈風刀,開了城門,出來迎敵。宋兵陣上大刀關勝出馬,與石寶交戰。兩個鬥到二十餘合,石寶撥回馬便走,關勝急勒住馬,也回本陣。宋江問道:“緣何不去追趕?”關勝道:“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雖然回馬,必定有計。”吳用道:“段愷曾說此人慣使流星錘,回馬詐輸,漏人深入重地。”宋江道:“若去追趕,定遭毒手。且收軍回寨。”一麵差人去賞賜武鬆。

卻說李逵等引著步軍去接應盧先鋒。來到山路裏,正撞張儉敗軍,拚力衝殺入去。亂軍中殺死姚義。有張儉、張韜二人,再奔回關上那條路去,正逢著盧先鋒,大殺一陣,便望深山小路而走。背後追趕得緊急,隻得棄了戰馬,奔走山下逃命。不期竹筱中鑽出兩個人來,各拿一把鋼叉,張儉、張韜措手不及,被兩個拿叉戳翻,直捉下山來。原來戳翻張儉、張韜的是解珍、解寶。

盧先鋒見拿二人到來,大喜,與李逵等合兵一處,會同眾將,回到皋亭山大寨中來,參見宋先鋒等。都相見了,訴說折了董平、張清、周通一事,彼各傷感。諸將盡來參拜了宋江,合兵一處下寨。

次日,教把張儉解赴蘇州張招討軍前梟首示眾,將張韜就寨前割腹剜心,遙空祭獻董平、張清、周通了當。宋先鋒與吳用計議道:“啟請盧先鋒領本部人馬,去接應德清縣路上呼延灼等這支軍,同到此間,計合取城。”

盧俊義得令,便點本部兵馬起程,取路望奉口鎮進發。三軍路上到得奉口,正迎著司行方敗殘軍兵回來。盧俊義接著,大殺一陣。司行方墜水而死,其餘各自逃散去了。呼延灼參見盧先鋒,合兵一處,回來皋亭山總寨,參見宋先鋒等。諸將會合計議。宋江見兩路軍馬都到了杭州,那宣州、湖州、獨鬆關等處,皆是張招討、從參謀自調統製,前去各處護境安民,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