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寧海軍宋江吊孝湧金門張順歸神(1)(3 / 3)

梁山結義堅如石,此別難忘手足情。

再說宋江把頒降到賞賜分俵眾將,擇日祭旗起軍,辭別劉光世、耿參謀,上馬進兵。水陸並行,船騎同發。路至崇德縣,守將聞知,奔走回杭州去了。

且說方臘大太子方天定聚集諸將,在行宮議事——今時龍翔宮基址,乃是舊日行宮——當日諸將商議迎敵宋兵之策,共是二十八員。四個元帥。那四員?

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這四個皆稱元帥,封贈大將軍名號——是方臘加封。又有二十四人,皆封將軍。那二十四員:

厲天祜吳值趙毅黃愛晁中湯逢士王積薛鬥南冷恭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這二十四個,皆封為將軍。共是二十八員大將,都在方天定行宮聚集計議。方天定令旨說道:“即目宋江為先鋒,水陸並進,過江南來,平折了與他三個大郡。止有杭州是南國之屏障,若有虧失,睦州焉能保守?

前者司天太監浦文英,奏是罡星侵入吳地,就裏為禍不小,正是這夥人了。今來犯吾境界。汝等諸官各受重爵,務必赤心報國,休得怠慢,以負朝廷作用。”眾將啟奏方天定道:“主上寬心。放著許多精兵猛將,未曾與宋江對敵。目今雖是折陷了數處州郡,皆是不得其人,以致如此。

今聞宋江、盧俊義分兵三路來取杭州,殿下與國師謹守寧海軍城郭,作萬年基業;臣等眾將,各各分調迎敵。”太子方天定大喜,傳下令旨,也分三路軍馬前去策應,隻留國師鄧元覺同保城池。分去那三員元帥?

乃是:

護國元帥司行方,引四員首將,救應德清州。

薛鬥南黃愛徐白米泉鎮國元帥厲天閏,引四員首將,救應獨鬆關。

厲天佑張儉張韜姚義南離元帥石寶,引八員首將,總軍出郭迎敵大隊人馬。

溫克讓趙毅冷恭王仁張道原吳值廉明鳳儀三員大將,分調三路,各引軍三萬。分撥人馬已定,各賜金帛,催促起身。元帥司行方引了一支軍馬,救應德清州,望奉口鎮進發;元帥厲天閏引了一支軍馬,救應獨鬆關,望餘杭州進發。

且不說兩路策應軍馬去了。卻說這宋先鋒大隊軍兵迤邐前進,來至臨平山,望見山頂一麵紅旗在那裏磨動。宋江當下差正將二員:花榮、秦明,先來哨路,隨即催趲戰船車過長安壩來。

花榮、秦明兩個,帶領了一千軍馬,轉過山嘴,早迎著南兵石寶軍馬。手下兩員首將,當先望見花榮、秦明,一齊出馬。一個是王仁,一個是鳳儀。各挺一條長槍,便奔將來。宋軍中花榮、秦明便把軍馬擺開出戰。有詩為證:

團花袍染猩猩血,鳳翅盔明豔豔金。

手挽雕弓騎駿馬,堂堂威武似凶神。

秦明手舞狼牙大棍直取鳳儀,花榮挺槍來戰王仁。四馬相交,鬥過十合,不分勝敗。秦明、花榮觀見南軍後有接應,都喝一聲:“少歇!”

各回馬還陣。花榮道:“且休戀戰,快去報哥哥來,別作商議。”後軍隨即飛報去中軍。宋江引朱仝、徐寧、黃信、孫立四將,直到陣前。南軍王仁、鳳儀再出馬交鋒,大罵:“敗將,敢再出來交戰?”秦明大怒,舞起狼牙棍,縱馬而出,和鳳儀再戰。王仁卻搦花榮出戰。隻見徐寧一騎馬,便挺槍殺去。花榮與徐寧是一副一正:金槍手、銀槍手。花榮隨即也縱馬便出,在徐寧背後拈弓取箭在手,不等徐寧、王仁交手,覷得較親,隻一箭,把王仁射下馬去。南軍盡皆失色。鳳儀見王仁被箭射下馬來,吃了一驚,措手不及,被秦明當頭一棍打著,攧下馬去。南兵漫散奔走,宋軍衝殺過去。石寶抵擋不住,退回皋亭山來,直近東新橋下寨。當日天晚,策立不定,南兵且退入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