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裏住了兩三日,隻見打魚的回來報道:“平望鎮上有十數隻遞運船隻,船尾上都插著黃旗,旗上寫著‘承造王府衣甲’,眼見的是杭州解來的。每隻船上,隻有五七人。”李俊道:“既有這個機會,萬望兄弟們助力。”費保道:“隻今便往。”李俊道:“但若是那船上走了一個,其計不諧了。”費保道:“哥哥放心,都在兄弟身上。”隨即聚集六七十隻打魚小船,七籌好漢各坐一隻,其餘都是漁人。各藏了暗器,盡從小港透入大河,四散接將去。
當夜星月滿天,那十官船都灣在江東龍王廟前。費保船先到,呼起一聲號哨,六七十隻漁船一齊攏來,各自幫住大船。那官船裏人急鑽出來,早被撓鉤搭住,三個五個做一串兒縛了,及至跳得下水的,都破撓鉤搭上船來。盡把小船帶住官船,都移入太湖深處。直到榆柳莊時。
已是四更天氣。閑雜之人都縛做一串,把大石頭墜定,拋在太湖裏淹死。捉得兩個為頭的來問時,原來是守把杭州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手下庫官。“特奉令旨,押送新造完鐵甲三千副,解赴蘇州三大王方貌處交割。”李俊問了姓名,要了一應關防文書,也把兩個庫官殺了。李俊道:“須是我親自去和哥哥商議,方可行此一件事。”費保道:“我著人把船渡哥哥,從小港裏到軍前較近便。”就叫兩個漁人,搖一隻快船送出去。李俊吩咐童威、童猛並費保等:“且教把衣甲船隻悄悄藏在莊後港內,休得吃人知覺了。”費保道:“無事。”自來打並船隻。
卻說李俊和兩個漁人駕起一葉快船,徑取小港棹到軍前寒山寺上岸。來至寨中,見了宋先鋒,備說前事。吳用聽了大喜道:“若是如此,蘇州唾手可得!便請主將傳令,就差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帶領衝陣牌手二百人,跟隨李俊回太湖莊上,與費保等四位好漢……如此行計。”
約在第二日進發。
李俊領了軍令,帶同一行人,直到太湖邊來。三個先過湖去,卻把船隻接取李逵等一幹人,都到榆柳莊上。李俊引著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四個和費保等相見了。費保看見李逵這般相貌,都皆駭然。邀取二百餘人,在莊上置備酒食相待。到第三日,眾人商議定了,費保扮做解衣甲正庫官,倪雲扮做副使,都穿了南官的號衣,將帶了一應關防文書。眾漁人都裝做官船上艄公水手,卻藏黑旋風等二百餘人將校在船艙裏。卜青、狄成押著後船,都帶了放火的器械。
卻欲要行動,隻見漁人又來報道:“湖麵上有一隻船,在那裏搖來搖去。”李俊道:“又來作怪!”急急自去看時,船頭上立著兩個人,看來卻是神行太保戴宗和轟天雷淩振。李俊呼了一聲號哨,那隻船飛也似搖來莊上。到得岸邊,上岸來,都相見了。李俊問:“二位何來?甚事見報?”戴宗道:“哥哥急使李逵來了,正忘卻一件大事,特地差我與淩振齎一百號炮在船裏。湖麵上尋趕不上,這裏又不敢攏來傍岸。教兄弟明早卯時進城,到得裏麵,便放這一百個火炮為號。”李俊道:“最好!”
便就船裏搬過炮籠炮架來,都藏埋衣甲船內。費保等聞知是戴宗,又置酒設席管待。淩振帶來十個炮手,都埋伏擺在第三隻船內。有詩為證:
攻城無計正憂心,忽有漁郎送好音。
殺卻庫官施妙術,蘇州城郭等閑侵。
當夜四更,離莊望蘇州來。五更已後,到得城下。守門軍士在城上望見南國旗號,慌忙報知。管門大將卻是飛豹大將軍郭世廣,親自上城來,問了小校備細,接取關防文書,吊上城來看了。郭世廣使人齎至三大王府裏,辨看了來文。又差人來監視,卻才教放入城門。郭世廣直在水門邊坐地,再叫人下船看時,滿滿地堆著鐵甲號衣,因此一隻隻都放入城去。放過十隻船了,便關水門。三大王差來的監視官員,引著五百軍在岸上跟定,便著灣住了船。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從船艙裏鑽出來。監視官見了四個人形容粗醜,急待問是甚人時,項充、李袞早舞起團牌,飛出一把刀來,把監視官剁下馬去。那五百軍欲待上船,被李逵掣起雙斧,早跳在岸上,一連砍翻十數個,那五百軍人都走了。船裏眾好漢並牌手二百餘人一齊上岸,便放起火來。淩振就岸邊撒開炮架,搬出號炮,連放了十數個。那炮震得城樓也動,四下裏打將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