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得遂所願(1 / 2)

幾天之後,藍宮熙在汾河之濱舉行了大會師,對著成千上萬的士兵還有將士們說道:“我們華胥國處於西州大域的帝國中原地區,衣冠隆重,物產妖嬈,珠光寶氣,禮儀之邦,但是羯族之國,民智未開,野蠻無知,不沾聖教,不曉人禮,進入我們帝國中原之地來,受益多方,利便全族,但是他們沒有知恩之心,曉義之禮,反而是兵戈相向,以怨報德。侵占了我們的國家,燒毀了我們的城府,殺害我們的百姓,淩辱我們的妻女,手段之殘酷暴虐,人神共怒,天地蒙羞,如果不殺滅野蠻之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勢必會急轉直下,走到亡國滅種的邊緣,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金天我們共襄大義,來此聚師,兵鋒之強,無往不勝,殺滅敵軍,平息怒狠,凱旋歸來,有功於社稷,複原故土,不是我們華胥族的榮光。”

經過藍宮熙這樣強有力的號召還有告知,華胥國的士兵們鬥誌激昂,前所未有,勢要報仇雪恨,砍殺敵軍,進入了羯族侵占的領地之後,和羯族的百萬大軍相遇,個個都能以一當十,身前士卒,在兵鋒所指的狠怒之下,在藍宮熙的大靈力的震懾之下,羯族士兵九戰九敗,華胥國節節勝利,每戰告捷,很快就攻入到了羯族的王城之中,羯族的士兵以全巢覆滅,四散逃光而告終,而那一些殘暴粗虐,以殺人為樂事的羯族貴族還有首行凶殘,縱容行惡的官員全都伏法,凡是殺死過華胥國百姓的戰士還有貴族們全都伏法了。

羯族的王城原先就是華胥國的,於是藍宮熙就在這一個王城之中登位,成為了華胥國最年輕的執政者,登位之處,華胥國的長老們站在了藍宮熙的麵前,說道:“王子殿下,現在羯族的士兵們幾乎是全都全軍覆沒了,逃散的那一些負罪於我們華胥族都被擒住,並殺死了,但是在西州大域上我們的附屬國仍然有數以百萬計的羯族百姓生活在這些地方上,不知道王子殿下如何考慮這一些人。”

光複華胥國的有功之臣有的站出來表態了,說道:“王子殿下,雖然現在各個地方上的羯族百姓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他們和我們的子民相處仍然有諸多的不和睦之處,況且他們乃是羯族之人,心性醜惡,不沾聖教,不合禮儀,行難調和,我們光複我們偉大的國家,殲滅了殘害我們百姓生民的羯族貴族還有戰士,難免會心中記仇,尋找機會,報仇雪恨,所以在下認為還是將這一些羯族的百姓們全部聚殲,徹底讓他們亡國滅種,以後對於我們華胥族的子民的生息繁衍,拓展地獄,就在也沒有什麼後估之憂了。”

也有的不同意這一些人的意見,站出來說道:“羯族的士兵還有大貴族對我們華胥族犯下的種種罪惡罄竹難書,但是都各有所報,遭受了報應了,但是羯族的百姓卻是無辜之人,他們也和我們華胥族的子民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勤勉勉,若是將他們全部殺死,讓他們亡國滅種,這肯定是不合天理,不循善報的,這樣做,和先前的野蠻,慘無人道的羯族貴族還有士兵們有何相異之處,我們衣冠行禮之國豈不是等同於牲畜之行了嗎,可能這樣會折損了我們華胥族的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聖德,如果真的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周圍眾多的附屬國還有異族如何看待我們,必生恐懼之意,不久之後,恐生動亂。”

期間還持有另一種意見者,說道:“王子殿下,所謂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將他們全部殺死,讓他們亡國滅種,有傷聖德,影響他也不好,但是順其自然,這一些羯族之人又會和我們華胥族的子民們爭利,日久產生矛盾,繼而激起動亂,不然王子你和長老們做出一個決定,凡是非我族類者,各尋其道,各回其地,將羯族之人遷回到原來的內陸沙漠之地,留心觀察,嚴加看管,不讓他們有可趁之機,這次才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