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仙遇五(1 / 2)

在此時,小五子的夢想是好好的活下去,到十六歲的時候,托村口的吳老太作媒,找一個手腳勤快、能幹活的姑娘當媳婦,然後生下自己的兒女,兒女的名字可能是X三二、或者X四零,等到X三二等人大了,就讓他們去地主兒子家種地。

這就是十三歲時小五子對未來生活的幸福向往。

而此時的中國,周王室的統治已衰敗,天子控製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於諸侯,Z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公元前496年,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剛開始,位居江南的吳越兩國的又開始了

互相攻伐,首先是越國的允常死了,接著越軍趁機襲擊了吳軍,在檇李大敗吳軍,射傷吳王闔閭,闔閭也死了。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吳越兩國的Z府中,竟然同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一定要戰,另一種認為不能戰。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敵國入侵竟然不去抵抗,難道要任由敵國殺死那麼多人,在中國曆史上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也不例外。

客觀的講,在這樣一件事上,就維護君王的統治而言,主戰的不一定是忠臣,反戰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其中奧妙何處?要過幾年後才會見分曉。

此戰終以吳國派出使臣求和告終,

然後地方上的各級官員們上書向越王表示感謝,照例也要說些感謝天恩的話,並把曆史上的堯舜禹湯與君王比較一下,越王看到了報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於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給自己記上一筆。

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大家都很滿意。

但老百姓是不滿意的,很多人都不滿意。

小五子肯定是那些極其不滿意的人中的一個。

戰爭到來後,四月初六小五子的大哥充軍戰死,初九二哥也戰死,二十二日,母親病死。

如果說這是日記的話,那應該是世界上最悲慘的日記之一。

小五子的願望並不過分,他隻是想要一個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給辛勞一生,從沒欺負過別人,老實巴交的父母一個安詳的晚年,起碼有口飯吃。

他的家雖然不大,但家庭成員關係和睦,相互依靠,父母雖然貧窮,但每天下地幹活回來仍然會帶給小五子驚喜,有時是一個小巧的竹蜻蜓,有時是地主家不吃的豬頭肉,這就是小五子的家,然而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小五子的姐姐已經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門。除了小五子的父親,這個家庭已經沒有了其他成員。

十四歲的小五子,眼睜睜的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離去,而他卻無能為力。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

小五子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到最後連飯都吃不上。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為什麼?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也要吃飯,他要生存。

在絕望時候,小五子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從女媧到太上老君,隻要他能知道名字的,隻是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飯吃。

結果讓他失望,於是他那幼小的心靈開始變得冰冷,他知道沒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複仇的火焰開始在他心底燃燒,

如此的痛苦,使他從脆弱到堅強,

為了有飯吃,他決定去偷地瓜。

偷地瓜,說起來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偷了別人家的地瓜。雖說不光彩,但是,十分富有冒險精神。雖然馬到功成,但事後終被發現,好在失主心地善良,並沒有為難小五子,小五子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可後來,這事不知怎麼的竟然傳到神通廣大的師父耳朵裏,於是沒多過久,小五子便被師父拎回了穀裏,小五子深感大事不妙,果然,師父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幾根碗口大小的鬆木棍,小五子還是第一次體驗這種家法,對於平時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師父來說,杖責這種刑罰可以產生力量,力量可以產生強大,強大可以產生威攝,威攝可以產生德行,因此德行來自於刑罰(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德生於刑)(見《商君書?說民》)。這不是法家的邏輯麼,當然了,隻打斷一根鬆木棍,這產生的“威懾力”是明顯不夠的,於是,當天打斷了三根鬆木棍。事後,小五子回憶,自已躺在床上三個月下不了地,背上的傷疤成了一道陰影,像樹上的年輪一樣越來越深,到現在都揮之不去,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