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的一天,上午8點多,開往北京的列車啟動了。
王天樂臨窗坐著,感到長長的一列火車,就是一個行進中的走廊,兩邊的門陸續有人上來、下去,永遠都是匆匆忙忙,腳踏實地又不知深淺,與職場上的走廊無異,隻是人與人是陌生的,就不再去理會到底誰的笑裏藏刀,或者肚子裏編織著圈套了。但下了車,那些東西又必然用在了身邊的、熟悉的麵孔上了。想到此,不禁有些悲涼,看到那窗外一掠而過的樹,哪一棵可做鳥兒的棲身之巢——分明看不清楚了。
他轉而拿出一本在候車室買的《職場》雜誌閑翻著。突然,他把雜誌合上,盯著封麵,似乎覺得封麵人物是如此的麵熟——真真!他的心突突直跳,連忙翻到封麵人物專刊的那個頁碼,貪婪地看起介紹——真真,真名馮曉真。大學畢業後在電視台做了兩年記者,覺得無聊,便“潛伏”到足道館做了一年多的足療師。之後潛伏在家兩個月,將自己的酸甜苦辣,以及對社會上形形色色人物的觀察與思考,寫成一本暢銷書——《另類職場的潛規則:一個女記者做足療師的日子裏》。
王天樂看著看著,嘴角流露出一絲自我解嘲的笑意。他一直把真真當成了一個出賣色相的按摩女郎。
當列車遠離了這座城市時,在德道大廈18層總裁辦公室,於德水把一張紙遞給了李維勵。
“這是辭職信。”
李維勵快速地瀏覽著,哼了一聲,說:“真是好魚常在水底遊啊!”
“他走得這樣毫無牽掛,說明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今天不走,明天也留不住。祝福他吧。”
李維勵說最近有個新情況,一家來自美國的華美公司,財大氣粗,廣攬人才,尤其是對高級人才,高薪酬、高職位,還有出國培訓,極具誘惑力。
於德水來到窗前,往下看——大道灣十字路口塞車了,花花綠綠的糾纏成了一團,煞是熱鬧。
此刻,距離大道灣十字路口三公裏的時代大廈25層的一間辦公室,麵對麵地坐著一位中年女子和程拾翰——這,是程拾翰沒有想到過的。但,發生了。
“我同意加盟華美公司。”他說。
“程先生能不能闡述一下同意的理由。”
“現在,我在德道集團聽到的掌聲太多了。這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我認為,職場有的時候需要刀鋒與玫瑰,現在我感到職場就在峭壁邊緣,時刻需要挑戰。好像有個美國作家說過,‘我不是在寫作,就是在往酒館的路上’。如果套用一下他的說法,我要說的是,我不是在職場,就是在往職場的路上……而刀,是要在路上磨的,夢想更要在路上做,才有意思。所以我願意接受華美給我的機會。”
“程拾翰,華美歡迎你!”
中年女子站起來,她,不是別人,正是趙丹瀾——華美公司董事長。
很快,程拾翰與趙丹瀾並肩走到一扇門前了。
“程總,請吧!”
程拾翰看了一眼門上的掛牌:總經理辦公室。
門,慢慢地推開了,一股冷風帶著濕意撲麵而來,窗戶敞開著,外麵的天空堆積著大塊的雲。
“又要下雨了。”
他點點頭,走了進去,望著窗外,默想:總會有一個明朗的早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