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誰是砧板上的肉(1 / 2)

恰在此時,下人通報楊長史求見,不管是嬌奴公主還是琉璃都要給這個中人麵子,嬌奴公主掩下試探,琉璃腦中的戲詞編了一半又給咽下去了。

楊長史一進來就就感覺到微妙的氣氛,他是做官做老了的人,豈能不知這兩個人相見必然會不甚愉快,掐著時間算著兩個人說完客氣話就趕緊求見了。

在個人的感情上他是偏向琉璃的,因為楚容和他有半師的情誼,琉璃和楚容的婚書還是他辦的,現在這兩個人當中要插一個人進來,想想也不是滋味。

但是嬌奴公主代表的是國家的顏麵,身為太子府的長史他要考慮國家對西南的方針,人無遠慮是不行的,西南始終不是很安定。

現在唐王朝興盛,楚容又平定了各部族的內亂勝利在望,可是不能忘記的是南詔緊鄰吐蕃,這才是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這一代的藏王讚普才能出眾實行了君主集權專製統一了青藏高原,在藏地的山南地區水草豐美,農業年年豐收,民生得到極大的提高。

因為身處苦寒之地藏地的軍隊極其彪悍,本身就是騎兵先天的就比陸兵強悍,而且每次出征隻攜帶極少的物資,全靠作戰所得和掠奪當地居民的農業物資來就地補給。

由於周邊都是比藏地富庶的地區,他們嚐到甜頭每次征戰都是及其踴躍幾乎全民皆兵,讓周邊的國家頭疼不已,

想當初如英明神武的漢武帝雖然對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拉長的補給線也耗盡了西漢的國力,天下戶口減半。

唐王朝也不敢輕易的出兵滅了這個心腹大患,更可恨的是青藏高原的周圍,有唐古拉山、昆侖山、岡底斯山等群山環繞,及其易守難攻,

南詔就在這兩個國家之間起到重要的緩衝作用,唐王朝雖然強大,可是中原地區的士兵大多不能適應藏地的氣候,藏地雖小卻是一條強悍的地頭蛇。

所以對待南詔這個地區,不得不分外謹慎,聖人派去嬌奴公主是以安撫為主,可不是要挑起內亂,不然就便宜吐蕃了,被吐蕃趁機吞並對唐王朝可不是什麼好事。

“公主有所不知,楚王妃獨自在京照料子女,經商有方每年的收入源源不斷的送往西南,讓鎮南王沒有後顧之憂實在是勞苦功高啊!就是聖人知曉後也對夫人很是讚揚。”楊長史先對著嬌奴公主恭恭敬敬的說了這番話。

言下之意是咱們大唐並沒有幫助南詔多少,不要以勢壓人了,以後對南詔有功再想寫有的沒的吧。

公主臉色一僵,想起自己剛才口口聲聲的妹妹,不由得感到些許尷尬,隨即收斂氣勢,輕歎一聲沒有說話。

其實她比別人更明白自己的任務,一直以為楚王妃不過是一名官吏之女,雖然出身世家,不過自幼失怙想來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才嫁給了鼎鼎大名的楚世子。

沒想到見到真人卻是如此美麗動人,生了兩名子女卻是更加明媚成熟,即使身為女子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是一個絕色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