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努力寫下去,這是上蒼賦予我的使命,因為,在有生之年的那麼多災難中,我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上蒼太偏袒和厚愛我了,我必須不負厚望,應該開始了。
《菩提樹之戀》從20世紀70年代一直到現在,時間跨度三十多年,地域跨越南北,主要以楊飛和路愛玲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將路世忠、楊振業兩個家族作為社會的一個縮影,反映陝北黃土高原城鄉這一時期的發展、變化。
主人公楊飛和路愛玲經曆許多生死磨難,終於使小家衣食得以保障,慢慢有了發展,兩個人又開始為實現自身價值而奮鬥,卻因為繁忙缺少了溝通,為家族的瑣事磨淡了愛情,導致網戀,致使悲劇發生,最後卻發現心底的真愛還在……
當然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社會大背景的影響。我不想談論政治,作品中社會大環境隻是主人公生活的場所。
從早戀寫到網戀。
從簡易土公路寫到高速公路。
從土坯房寫到樓房。
從煤油燈寫到電燈。
從信件寫到電話、手機、電腦、網絡、E-mail。
……
我一直欣賞一句話:思考久了,流淌在紙上的是血!我就是懷著這樣的感情寫出這部長篇小說的。
希,不負心之所望。
望,完滿心之所希。
沙 粒
200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