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章 祗峻當居首列(2 / 2)

這支部隊幫台駘防禦北方,並準備在曹操與北軍諸將士磨合之後進行北征。

冀州方麵,經過大戰,仍有大軍近十五萬。

渤海郡是台駘的大後方,也是經濟中心和糧倉所在,所以台駘留黃就這個最早的心腹鎮守渤海,文化方麵由二許負責,經濟則交給了薑中華與蘇雙、張世平進行合作。

由於南皮是屯田重地,依然還有青州軍十萬自始至終未動,雖說隻聽台駘號令,但假如南皮遭受致命之危,他們也必不會坐視不理。所以台駘隻留了一萬老兵在南皮,既可以在閑時與家人共享天倫,又可以盡心保衛他們的家園。

另外兩萬人在戰後又回到鄴都,與鎮守鄴都的兩萬人繼續進行屯田。這些士兵由郭典統管,整個冀州事務皆由郭典負責,而王黑、甄毅、崔琰、李睿等則加以輔佐。

由於青州已經處於拱衛當中,且有裴元紹等在旁邊護衛,於是台駘隻令朱靈率水軍三萬返回,擴建編製,提攜新人,加緊訓練,以備江南之戰。

張燕則因大部分將士在徐州水土不服,又日久思歸,便與五萬士兵重回黑山,受到郭典節製。此時徐州已成空城,隻有太史慈從青州帶來的五千騎兵及台駘分布在諸郡縣的若幹士兵。

於是台駘表奏太史慈為徐州牧,一邊征兵,一邊對下麵的改革進行了解和支持,並委派一些政經院的優秀學生前來助力。

由於現在無暇接管長安以及對付洛陽的袁紹,台駘便令眭固繼續率步兵一萬五千駐紮河內,作為冀州西邊屏障。

邴原和劉政見到青州百姓由於裴元紹等人的回歸以及兗州湧入的難民而大量增加,毅然回到了家鄉青州進行教化,管寧則留在冀州繼續施教。

由於打算隻給曹操財政的支援,馬匹的問題讓他取之於敵,於是台駘把沮宗的駟院也搬遷了過來。為了不讓衛鋼睹物思情,就未讓衛鋼回到棠溪,而是在汝南又大興冶爐,讓他把鐵庫搬至汝南,台駘準備對台思君多花點心思。

平原郡與清河國沿線另有青州大軍十萬屯田,戰後也都重回家園。是故,台駘從來不用擔心糧食問題,這個集中兵力民力大規模的耕種措施,取得的成果確非同樣人數的散戶所得的收獲可以比擬。

臧霸的兩萬人也在張燕和太史慈的壓迫下不得不投降,但是這些人唯臧霸之命是從,其他人一概不理,如果將他們解散又恐這麼大一股人為禍徐州,台駘隻好將臧霸留在身邊,以便驅使其衝鋒。

臧霸對曹操甚為佩服,現在台駘與曹操成為一係,而且還將曹操打敗,於是尊重強者的臧霸也表示願意向台駘效命。

台駘將僅剩的十萬大軍與曹操留下的六萬軍隊進行混合編製,在許昌的屯田沒有終止,台駘便派曹操帶去北疆無用是故特意留下的棗祗繼續主持屯田,以便將許昌作為自己中原用兵時最為便利的糧倉。

棗祗手下兵民由在戰場上立功的程渙、趙浮統管的本部一萬六千名士兵和分撥給二人的兩萬四千名豫州兵,共計四萬士兵和一萬許昌農民組成。

棗祗此人非常了不得,據台駘了解,棗祗在許昌實行屯田之策後,中原出現了“千裏無煙已十年,一朝許洛翠秧田”的盛況,可以說,棗祗的能力和作為猶在黃就之上。畢竟黃就是被台駘趕鴨子上架,而且有台駘在後麵全力的支持,並且擁有安定和肥沃的土地。

而被後人稱為“曹氏功臣,祗峻當居首列!比諸兩荀一郭,殊不相讓。”的另一員屯田幹將任峻,則被曹操帶走主持北軍的軍備和糧草運輸而去。能得棗祗,台駘已經十分欣喜,況且曹操出征,的確也需要人才保障後勤,是故雖然眼饞不已,仍隨任峻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