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七章 曲線救國和無力自顧(2 / 2)

來日呂布與袁術交戰,隻見袁術身披金甲,腕懸兩刀,看起來當真是威風凜凜。

沒想到呂布竟然主動進攻,這正合袁術之意,正在袁術準備揮斥方遒之時,韓暹、楊奉部下同時倒戈,呼喊著一同衝向張勳營中,張勳等四散逃命。

眼看後軍亂作一團,袁術也無心指揮軍事,急忙引中隊逃跑了。

呂布軍隊果斷追擊,斬殺袁術十名將領,其餘的或被殺死,或落水淹死,袁術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呂布乘勢與韓暹、楊奉合兵一處,前往壽春,水陸並進到達鍾離,一路上燒殺搶掠,又渡過淮河,回到北岸,留下一封嘲笑袁術不敢對戰曹操的信。

袁術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在淮河南岸炫耀武力。呂布的騎兵都在北岸大聲嘲笑,然後撤回。

呂布得勝之後,發展軍事,聯絡盟友。當時有東海蕭建為琅邪相,治莒(今山東省莒縣),保城自守,不與布通。

呂布給蕭建寫信道:“天下舉兵,本以誅殺了董卓就能使漢室安定,於是我殺掉董卓。沒想到西涼軍又混亂,為禍朝廷。

現在我來到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複洛京,沒想到諸將自還相攻,沒有一個心中顧念漢室的。

我呂布,五原人也,離徐州五千餘裏,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

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

蕭建得書,知道呂布為漢的殷殷心意,感動涕零,即遣主簿齎箋上禮,貢良馬五匹。

泰山盜賊首領臧霸到莒縣去襲擊琅邪國相蕭建,攻陷莒縣,得到蕭建送給呂布的輜重。

呂布想親自去聯絡臧霸以為友援,部將高順勸阻呂布說:“將軍威名遠揚,遠近畏懼,現在如果親自前往,很可能產生誤會。”

呂布不聽,說道:“我若不親往,怎顯誠懇?”於是親自前去莒縣。臧霸等不知呂布的來意,堅守城池,抵禦呂布,呂布欲見而不得。

高順為人廉潔,有威望,不好飲酒,很少說話。

部下有七百餘兵,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

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號令整齊,每戰必勝,號稱“陷陣營”。

呂布後來疏遠高順,因為魏續是自己的親威,就把高順的部下撥給魏續指揮。等到需要衝鋒陷陣時,才又交給高順率領,但高順始終沒有怨恨。

此前郝萌反叛呂布時,呂布不知道造反的是誰,跑到高順營寨,高順問道:“將軍有所隱不?”

呂布回答:“這是河內人的聲音。”高順便猜到造反的是郝萌,於是率部到下邳平叛,弓弩齊發射殺郝萌的部曲,天亮還營。

呂布性情不穩定,從不反思,高順每每勸他說:“將軍行動,不肯多加思考,忽然失利後,總說有錯誤,但錯誤怎麼可一再發生呢?”

呂布知道他忠於自己,但不能采納他的意見。呂布說道:“我心力憔悴,也想把所有的事情做好,可是每一件事情做完之後,總是發現會引來不好的效果,這時已經沒有力氣去補救。

這數年來,你跟隨我每戰必為先鋒,常將生死置之度外,又為我組建陷陣營,為我舍生忘死,是以我不想你每戰當先,令魏續接管你的部隊,可是臨上戰場,陷陣營少你難成。

現在世道混亂,我已經無力自顧,心中所願愈發遙不可及。

我累了,真想好好休息一下。”

高順說道:“我因仰慕將軍人格追隨將軍,生死勿論,我心甘情願,希望將軍重新振作,仍做我輩楷模,我高順誓死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