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日夜翹盼,不見青州援兵,而冀州軍攻勢愈急。
急不可耐之下,心境日趨浮躁的公孫瓚當先一騎,率領百戰之後僅剩的千餘白馬義從,高喊口號:“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躍馬縱出城門,奔向自己久違的戰場,奔向最後一場屬於自己的盛宴。
然而部隊衝出城門之後,無情的現實,終於讓他那顆原本已經冷冽到無法觸動的心,顫抖了一下。
漫山遍野熟悉的軍裝,不是青州田楷軍的,而是取自己的死對頭袁紹而代之的台駘冀州軍的,這一個個、一簇簇晃動的顏色,是那麼耀眼,幾乎要將他的心融化。
“好久沒有感受過這樣的窘境了,又一次衝到隊伍的最前麵,真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公孫瓚的思緒停頓了一下,他知道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經要結束了,這天下,將再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自己曾經是那麼的傲慢,最終卻來不及與這世間的英豪打個照麵,就要敗在台駘這個小子手中。
不,這不僅僅是一場失敗,這次失敗,意味著死亡!
袁紹這個令自己厭惡的四世三公不是被自己打敗,而是被名不見經傳的台駘打敗。而自己呢?也要輸在這個小子手裏嗎?
不!一定是我自己做錯了什麼!生死相隨,生死相隨,隻是可憐了,我的這幫兄弟!
思慮及此,公孫瓚開始憤恨起自己的魯莽和優柔寡斷,自己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以前的自己可不是這樣的啊!公孫瓚眼睛瞬時變得血紅,像一個瘋子似的狂吼:“撤軍,撤軍!”
重重的包圍,白馬義從是見慣了的,匈奴的騎兵尚且不能奈何他們,這些步兵就更加不堪一擊。
隻是,每次的成功突圍都會有熟悉的麵孔消失,每個活著的義從心中都壓抑著數個馬革裹屍的兄弟,這次,消失的又是誰呢?如果是自己,那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能活到今天,已經很幸運了!隻是希望,自己的死,能換來將軍的生!
清一色的白馬,卷起一陣陣的黃沙,這批騎兵,複又回頭衝進黃沙之中,訓練有素的白馬義從,並沒有因為視野的限製而引發大軍作戰中最忌諱的自相踐踏。
然而,敵軍仿佛是飛一般迅速切斷了自己的後路,真想不到這次麵對的冀州軍這麼快啊!眼看著城門離自己還有千多米,自己麵前卻是數千的敵人。
那麼,就放肆的殺戮吧,就像殺戮那些蠻夷一樣!這些騎兵隱約間想起,公孫將軍馬槊一揮,傲然說道:“車輪以上男子,格殺勿論!”
千米的距離,鋪陳了千具屍體,那一片片無主的白馬,站立在晨暉的光芒中,昂首擺尾,恍惚間,一滴碩大的馬淚滑落。
公孫瓚大敗而歸,隻得據守孤城,當時公孫瓚在易京修築塹圍十重,其內修築高大土台,台上複築木樓,息居於其中最高者之上,自謂萬無一失。
張郃命軍士挖掘地道,挖到公孫瓚部隊固守的城樓下,用木柱撐住,估計已挖到城樓的一半,便縱火燒毀木柱,城樓就倒塌了,張郃用這種方法逐漸攻到公孫瓚所住的中京。
絕望!此刻,絕望寫滿了所有親兵的臉上,自己苦心經營,卻反被台駘甕中捉鱉!
台駘,你的確厲害,可惜的是我不能親手打敗袁紹,向世人證明,王侯將相的種,並不比出身卑賤的人厲害!
我公孫瓚死則死矣,卻不會像袁紹般落入你的手中苟活!
於是,公孫瓚絞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兒女,然後放火自焚。
台駘想讓公孫瓚替自己作戰於漠北,於是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想要生擒公孫瓚。但卻阻止不了公孫瓚求死的心,隻能眼睜睜看著公孫瓚自焚而死,卻因火大而不得近前。
關靖歎息說:“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將軍自己出城,未必沒有希望。我聽說君子使別人陷入危難時,自己一定與他分擔患難,怎麼能自己獨自逃生呢!”就騎馬衝入冀州軍中赴死。
公孫瓚死了,他的手下僅存的三員大將田豫、單經和他的弟弟公孫範,以及他的三個結義兄弟卜數師劉緯台、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等盡被冀州軍來個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