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孫策的弟弟孫權十五歲,生來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孫權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擔任陽羨(現江蘇宜興)縣長。
此時有東郡發幹(今山東冠縣東)人潘璋(字文珪),開始跟隨孫權。潘璋天性放蕩,喜歡喝酒,家中貧窮,喜歡賒賬酤酒。債主上門討債,他就說:“等我以後富貴了再還。”
孫權喜歡潘璋,讓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於是用他為將領。因為討伐山賊有功,故提升潘璋為別部司馬。後來又擔任吳郡的集市刺奸,致使盜賊絕跡,因此為人所知。
孫策占領會稽,又進攻吳郡嚴白虎。嚴白虎原名“嚴虎”,別號“白虎”,吳郡烏程縣(今浙江湖州南菰城遺址)人,是盤據吳郡一帶的地方豪帥。
嚴白虎與自稱吳郡太守的陳瑀(陳登同族叔父)聯合對抗孫策的軍勢,但被孫策的軍勢打敗。嚴白虎被孫策軍包圍之後派弟弟嚴輿求和,嚴輿在軍中以勇武著稱,於是要求和孫策單獨會麵。
孫策同意了嚴輿的要求,在帳內談話的時候用利刃向嚴輿坐席砍去,嚴輿看見後身體晃動了一下。孫策已經看出嚴輿的虛實,便笑著對嚴輿說:“我聽說您可以坐著跳躍,身手矯捷,所以跟您開個玩笑罷了。”
嚴輿回答道:“我一見到兵刃,就會變得這樣。”孫策聽了他這句話,知道他其實很無能,於是立刻用手戟擊殺了嚴輿。嚴白虎等人聽說以勇力聞名的嚴輿被孫策殺死,非常驚恐。
這時,吳郡太守盛憲(字孝章)因病離任,許貢早先在吳郡太守盛憲手下任都尉,後來,為自己謀得太守一職,竟要拿自己原來的上司盛憲開刀。
吳郡名士高岱(字孔文)幫助盛憲躲藏到許貢部下許昭的家中,許貢於是捉住了高岱的母親,以此引出高岱準備加害之,高岱在朋友的幫助下機智逃脫。
丹陽郡都尉朱治想從錢唐進至吳郡,吳郡太守許貢在由拳(今嘉興南)抵抗他,兩軍發生戰鬥,許軍大敗。許貢南逃投靠山賊嚴白虎,朱治遂進入吳郡,代領太守事務。不久後嚴白虎又被孫策擊敗,兩人隻得投奔在餘杭的許昭。
程普請孫策發兵攻打許昭,孫策卻說:“許昭有義於舊君(盛憲),有誠於故友(嚴白虎),此丈夫之誌也。”因此沒有繼續對他們趕盡殺絕。於是放棄用兵,改用招降的方法,不久許昭連帶許貢、盛憲、嚴白虎不得已全部投降。
許貢名為歸附,卻密謀推翻孫策,他悄悄上奏皇帝說“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奏章不慎落到孫策手裏,於是孫策隻得令人將許貢絞死。許貢的計謀很陰險,名義上是讓孫策入京做官,實際上,洛京已為亂地,孫策孤軍深入,必定生死難料。這上奏要是真被批準了,孫策不赴京就是叛逆,赴京則早晚為亂賊所害。
孫策這時殺許貢,純屬許貢的刀已經先架在自己脖子上了。若許貢上表成功,對孫策來說凶多吉少。而已經被孫策統一的江東又將重新陷入分裂的境地,許貢可以從中得利。
此表被孫策截獲,孫策找許貢來對質,許貢推說沒有上表,孫策於是命令武士將許貢絞殺。自此,孫策占領大部分江東。
孫策占領江東後,張昭、張紘、秦鬆作為上賓,一起討論關於當下四海尚未泰平,須要用武力來平定各地,當時有陸績因年少,所以坐在最後麵,於是他在遠處大聲說:“當年管夷吾在齊桓公下任相,九次聚合諸侯,一統天下,不用兵車。
孔子說:‘遠處的人不服從,隻要專心修正文德,他們自己就會來投降的。’現今討論的人不務求懷取道德的技術,而隻是崇尚武功,我陸績雖是年幼無知,但還未能安心。”聽到少年陸績的回答,張昭等人對他甚為驚異。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漢末廬江太守陸康之子。陸績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嚐嚐。”
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後人有詩雲: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因為陸家算是江南望族,之前孫策雖然殺了陸康,但是也一直致力於彌補與陸家的關係,所以孫、陸兩家關係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