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仁義禮智我固有也(1 / 1)

台駘留下劉政,又令卞喜喚來管寧、邴原、許靖、許邵。待人聚齊,台駘說道:“接下來我要在冀州大興教化,可要全賴你們五位了。”

五人紛紛抱拳應諾。

台駘繼續說道:“你們五人皆為典學從事之職,但冀州人多地廣,一人之力始終有限。我想製定一套思路,你們五人依實際情況,可分開授業,兼顧遠近。對我的想法,各位可有高見?”

“興教化之舉,實為萬民,身處何地,並無區別,我願意去往任何地方!”管寧抱拳道。

邴原和劉政也紛紛表態同意。

許邵說道:“如此一來,我天機營該如何是好?”

這些年來,憑借許邵和許靖的名頭,確是吸引來不少頗有些心思的年輕士子,但是在此前主管人事的董昭眼裏,這些人都差了些火候,在地方任職,綽綽有餘,但是擔當大任,就力有不逮了,所以把他們打發到地方曆練。有怨言的和達不到期望的,紛紛解印走人,留下來的,則都是較為踏實的。

可以說,二許這幾年為渤海和冀州的發展也貢獻了不少力量。台駘隻好說道:“教育事業,實際上還是要看為師之人,為師之人最重要的是師德師風,既要言傳,還要身教。所以說,在教育上,全看為師之人。政經院、天機營,與平常所開學館不同,你二位可安心留在南皮繼續負責。我隻是給幾位提供選擇,各位可依自己特長,來決定如何,在何地,授業教學。”

眾人紛紛抱拳應諾,開始商量起來。

下麵五個人雖然各有側重,但也都是頗有聲明的人物,交流起來並無大礙。看著五個人討論了一番,台駘喝了幾口茶,開口說道:“孔子三千弟子,出眾者隻七十有二,為何?學問有深淺,學生有高低。我並不期待你們能教出多麼出類拔萃的弟子,我隻希望你們能讓知識,最大範圍的普及開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你們的教化和恩澤。

而且我們也不能悶著頭講課,我們還要注意到方式方法。我們不能區分學生的好壞,不能認識到每一個人的本性,但是孟子曾經說的很對,'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也就是說,人性人心,本來就是知道仁義禮智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將人們心中的這些東西激發出來,並發揚光大,而不是讓他們蒙塵深埋。

想這樣做,不是誇誇其談,第一步我們該做什麼?首先,我們先教他們知道什麼是“人”,然後教導他們如何做一個人,如何做一個好人,最後讓他們知道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

基於生存之上,讓他們知道生活的意義,讓他們知道人與動物的區別、人的偉大,給他們選擇生活的意識。什麼叫有教無類,那些公子小姐不愁吃穿,但未必知曉生活的意義。而那些為生存掙紮的人們,我們來替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你們五人,則要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讓他們知道自己有選擇成為哪種人的權利。

第二步我們應該教導所有人學會禮儀。我說的禮儀不是繁文縟節的形式之舉,你們著手精簡禮儀的形式。我要讓人們不分窮富貴賤,不分職位高低,必須意識到人人平等,這是人格上的平等,是對“人”這個稱謂的尊重。

個體之間雖然有很大的差異,有的人人格就是高尚,有的人就是卑鄙無恥,有的人就是任俠仗義,有的人就是虛偽無能。

這樣的差異造成的人格上的歧視我現在暫且拋開不談。我想要的,是正常人之間,不因為身份和財富的差異,就決定了人格的高低,畢竟正常人還是占大多數。隻有他們心懷真誠地相互見禮,意識到對方和自己同樣偉大,才能達到我的要求。這一點,就全靠幾位了。

這是我的思路,我希望各位按照我的思路走,具體怎麼做,想必你們自有辦法。如果成功,則我華夏人人有知識,懂禮儀,這全是二位之功。”

管寧和邴原潛心教育半輩子了,知道台駘說的很中肯,但是顛覆了他們以往教學的模式。不過聽起來倒是大有可為,於是管寧說道:“將軍的思路,井井有條,且直指根本,我很佩服。我想根據您的要求,和根矩他們一起編纂一套教程,首先在南皮進行試教,看成果如何。”

邴原也當下表態道:“我等定不負太守重托,務要使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

“甚好!你們幾個,回去商量去吧,有什麼問題,隻管來找我,我對諸位,全力支持!”台駘說了這麼多,的確是有些累了,想休息一會,就把幾位禮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