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誰會去管小人物的死活呢(1 / 3)

挑了個看著順眼的山峰,台駘準備登上去,一覽眾山之後繼續向北,領略一下大漠風采。

台駘挑的這座山峰叫做七老圖山,因為此山海拔適中,山頂渾圓,山坡坡度大,山體破碎,東北和西南坡陡峭,看起來如擎天一柱,台駘甚是喜愛,當即安頓好馬匹,輕裝朝山頂攀爬而去。

爬到山頂之後,入目一片鬱鬱蔥蔥,那是各山上的綠樹,現在正是它們顏色最為濃鬱的季節。時辰尚早,台駘取下隨身攜帶的水壺,盤坐於地,悠閑地朝四處望去。

不一會兒,一個矯健的身影輕飄飄的落在這不大的山頂之上,挾著落地之勢開始舞起劍來,完全無視台駘的存在。劍大概舞了有小半個時辰,這人才見疲憊,走到台駘身邊,一屁股坐了下去,不理還如癡如醉沉浸在自己劍技裏的台駘,一邊擦著汗,一邊打開了自己的水囊,咕嘟嘟喝了下去。

幾口水下肚,待氣息平穩了些,台駘也迷了過來,笑道:“俠士好劍法,讓我大開眼界了。”

劍客哂然一笑,自傲地道:“怎麼,想給我比試比試?”

聽到這個劍客不善的語氣,台駘道:“無他,隻是我遊曆數月以來,第一次見到如俠士這般有意思的人,感慨一二耳。”目光看向俠士擺在手邊的劍,台駘長身而起,繼續說道,“如果比試的話,我的劍法定然不如你,但是我怕會毀了你的寶劍。”

劍客本來就相當自負,今日來練劍也不怕眼前這個人偷學,完全視之如無物,現在聽到此人大言不慚,不由怒極反笑。隻見這劍客反唇相譏道:“你這廝口氣不小,這山頂風大,你就不怕閃了你的舌頭嗎?”一邊說著,一個空翻,劍客順手提劍出鞘,與台駘對麵而立。“拔出你的劍”,劍客的口吻似是命令一般。

台駘解開係在布囊上的粗繩,將破亂緩緩的抽了出來,山頂風大,呼呼的風聲也淹沒不了寶劍出鞘時的低吟。仿佛渴望見到陽光一般,破亂雀躍著給出了悠長的回響。

看著台駘手中厚重樸實的寶劍,自詡天下無敵的劍客心中第一次有了懼意,他是頂尖的劍客,自然認得絕品寶劍的非凡。

狠狠搖了搖頭,劍客告訴自己,眼前隻不過偶遇一路人耳,即使手持此劍,也無法碰到自己分毫,不如殺之奪寶。但是二人無冤無仇,又有違俠之本色,況且自己慣用輕劍,重劍再利,非自己所好。

這個時刻,劍客心境自亂,所慮太多,已然落了下乘。台駘緩緩舉起破亂,沒有任何花招的朝劍客劈去,仿佛手中使得是刀一樣。劍客少見這種招式,剛回過神來,倉促間像往常一樣舉劍格擋,卻聽叮的一聲,自己的寶劍已經應聲而斷,對麵那人勉力收住寶劍去勢,總算將刀鋒停在了自己肩上。

剛才輕狂的劍客待了一會,抱拳道:“多謝先生留情,在下河南史阿,敢問先生大名。”

看著眼前這個劍客並沒有因自己毀了他的寶劍而氣惱,反而是如此虛心,台駘不由得心生好感,於是收劍入鞘,複又盤坐地上,與劍客促膝暢談。

原來這個劍客名叫史阿,家裏頗有資產,因為從小任性好俠,尤其沉迷劍道,所以就拜當世劍聖王越為師,學習劍道。這史阿曆盡千辛萬苦,才來到遼西,尋到王越,憑其誠心,終於打動王越,學來其不傳之術。現在史阿剛剛出師,沿著燕山山脈一路西行,一邊看有沒有不長眼的狄人被他撞見,一邊定時定點每日在沿途各山頭僻靜處磨練劍技。本想著憑借手中劍可以縱橫天下,可這還沒有走出燕山,就遇到了台駘。本身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劍技,順便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點顏色看看,沒想到出乎意料地被他一劍製服。

看著剛才蔫壞了的史阿提起他師傅時滿眼放光,又恢複了睥睨天下那種令人不爽的神采,台駘對史阿的師傅大感好奇。

聽到台駘詢問,史阿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他的師傅。

史阿慷慨激昂地說道:“靈帝末期,由於其昏庸無道,這裏也是戰亂紛爭,不但有北方的異族不斷南侵擄掠,就連本地也是門閥之間相互傾軋,每一個勢力都在掠奪這那些苦難庶民的膏脂。使得幽州成為了天下最為苦困,沒人願意在此居住的地方,甚至聽說朝廷還要專門從別的州郡調撥錢糧才能養活這裏的官吏。泱泱華夏,沒有人去理會那些草根一般的邊民,人命如草芥,荒野寢屍骨,北方胡人遊騎收割著長城以內那些溫順如羊的順民。那青褐色的長城,那巍峨的賀蘭山擋不住,漢家兒郎中再沒有了飛將軍李廣,沒了驃騎大將軍霍去病。有的隻是所謂萬人敵的呂布,諸侯領袖袁紹,江東猛虎孫堅,亂世梟雄曹操之流。誰會去理會邊疆胡虜的入侵,城破人亡的邊城呢。禮義崩壞,人心喪亂,國已不國。泱泱大漢已變成腐朽的大船,即將沉沒,誰會去管小人物的死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