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 人脈的力量(2 / 2)

鮑信死後,將士們的士氣都很低落,曹操後來又激勵士卒道:“有人見過不流血的勝利嗎?我們在戰爭,就必須有危險。勝利屬於那些意誌堅強、奮勇戰鬥的人。你會死,我會死,我們都會死。但不是今天!”於是,手下的將領和默默無聞的小兵無不受到鼓舞,晝夜會戰,擊潰了泰山寇。

曹操恩威並施,迫使這群泰山悍匪全部投降。經過對黑山軍和泰山寇的用兵,曹操收編了大概八萬精壯,加上泰山寇的家屬老幼共計二十萬人,這些人成為曹操手下一直悍勇的部隊。

這期間曹操勢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曹操出任東郡太守以後,有陳宮來投,又有山陽國钜野縣(今山東巨野)豪強地主李乾在乘氏(今巨野乘氏)集合了好幾千食客投奔曹操。一起帶去的有他的兒子李整及他的侄子李典(字曼成),部曲三千餘家合計一萬三千餘人。任城(今山東濟寧)地主呂虔(字子恪)也率領一批家兵歸附。

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人於禁(字文則)原來是鮑信手下的普通士兵,隨其征戰七年有餘,因其身死投奔曹操,曹操欣賞他的才幹提拔他為軍司馬。

樂進原來是曹操的“帳下吏”,後來回本郡募兵,得一千多人,回來後就被提拔為陷陣都尉,很快成為曹操的重要將領。

許昌人荀彧(字文若)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又說道,“文若你離開冀州牧袁紹,而投奔勢單力孤的我,是什麼促使你下的這個決定呢?”

荀彧說道:“與一個人接觸,隻需看一眼他的麵相和表情,然後再相處兩三天,大概就能判斷清楚一個人最終能取得的成就有多高。對於有些小聰明的人來說,和平的世道尚且可以安身立命,但逢亂世,和這種人一起謀事往往要惹出殺身之禍。袁紹多謀寡斷,謀而不用,麵對渤海一郡之兵尚且束手無策,遲早不免兵敗被擒的結局。”

曹操說道:“看來我要努力不讓我的謀臣良將離我而去了!”

荀彧說:“這完全是由您決定的!”說罷,二人大笑,於是曹操任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這樣一來,曹操手下的戰將多了,軍隊增加了,又有了悍勇的泰山寇和白饒黑山軍,他的勢力進一步壯大了。曹操能憑借幾萬人就迫降十數萬人的泰山寇,這是有著相當大的人格魅力的,其他將領能在這個時候投靠曹操,也是相當有眼光的。這些人為曹操在兗州建立根據地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與此同時,朝廷聞知劉岱戰死,改以京兆人金尚(字元休)為兗州刺史。曹操於途中迎擊金尚,金尚逃奔術。於是曹操占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