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退張燕使者,台駘見潘鳳的確不是容易被衝昏頭腦之人,不由暗讚一聲,然後問潘鳳道:“潘將軍可有對敵之策?”
潘鳳抱拳答道:“鳳願自提三千驍騎,獻其頭顱於帳下。”
見潘鳳還是這句話,台駘當即激賞道:“既然將軍如此有氣魄,好,我便依你,隻是需立下軍令狀。”
張郃一看,不但潘鳳如同兒戲,就連台駘也跟著瘋,不由得勸道:“臣以為不可,沙場爭鋒,豈能如同兒戲?”
潘鳳聽到台駘支持自己,本來很是高興,這張郃又來打自己的臉,當即就怒道:“張將軍若能三千驍騎取張燕首級,我自無話說,如果不能,請勿要多言,鳳願立下軍令狀!”
看台駘擺了擺手,張郃便不再多言。沮授上前道:“既然潘將軍有此虎膽雄心,授有一計,可助潘將軍。”
看大家都在等待下文,沮授悠然說道:“明日兩軍相遇,可正麵做好部署,吸引黑山軍的注意。潘將軍則率驍騎營從側翼直擊黑山中軍,方可增大取勝的概率。”
潘鳳倒不是自大之人,他所依仗的,正是自己對手下這支來去如風的部隊的了解。他知道,憑借驍騎營的機動性,在黑山賊寇麵前,絕對是砍瓜切菜。潘鳳不敢托大,一聽沮授之言,對其抱了一拳道:“先生所言甚是,鳳敬佩。”
台駘當即拍板道:“就交給你們這樣辦,張將軍全力配合。”
待眾人散去,一直搞不懂眾人為何如此自信的龔都開口問道:“大哥,先前咱們兵力與袁紹軍隊相當,我就不多說什麼了。這次咱們人數還不到黑山軍的一半,但我看你們的樣子都這麼自信,要知道黑山軍也是成名數年的一支軍隊,張燕也是在冀州素有威名的人物啊。”
台駘笑道:“我們當然有自信了,首先我們的部隊與黑山軍那幫流寇便是天壤之別;其次我軍的將領也都是當世佼佼者;再次不是還有我呢麼,怕什麼?”
龔都一時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隻好認同了台駘的這個說法。
第二天兩軍在南宮縣遭遇,雖然渤海軍遠道奔襲鄴縣,可也隻經曆了一場戰役,後軍還完全沒有參戰,所以將士都摩拳擦掌,想要立下功勞。洪水之事,並未影響士氣軍心,也就是能困擾沮授、台駘這種想的太多的人罷了。
兩軍擺開陣勢,各自射住陣腳,等待時機。這時候,敵前軍大將孫輕出前叫陣,非要單挑潘鳳,為已故主帥張牛角報仇。
看到叫囂的孫輕,台駘謂左右道:“真不知這張牛角到底何人,能有這麼一幫子兄弟義氣之人相隨,看來不把潘鳳給除了,這群人這輩子都無法安心。”
沮授也是讚道:“看來張牛角的確有馭人之術,手下各個也是忠心之極。”
雖然孫輕叫陣,但是潘鳳早已率三千驍騎迂回到黑山軍側翼去了。經過事先偵查,張燕前軍3萬步兵排成陣列,與渤海郡對陣;左翼外圍有2萬步兵,左翼的步兵和前軍的步兵共同保衛著中軍左側的1萬弓兵;中軍是張燕的親衛五千人;五千近衛騎兵則分布在右翼,準備隨時突襲掩殺。
潘鳳認為,雖然驍騎營配備良馬,刻苦訓練,戰鬥力必然優於張燕親衛騎兵,但三千之數對戰敵軍同樣機動能力出眾的五千騎兵,必然不能達到突襲中軍斬殺張燕的效果。隻能從左側突擊,衝破左側步兵,利用潰亂的步兵打亂弓兵的陣型,待驍騎衝進敵陣,弓兵將再無作用,再順勢衝擊張燕中軍。
再說這邊孫輕叫陣,潘鳳不在,高覽便應聲出陣,免得無人對陣,衰了自家士氣。
孫輕作為黑山軍一方首腦,昔日大帥張牛角麾下首員大將,怎麼瞧得起高覽這等名不見經傳的小將呢?隻見孫輕道:“兀的那黑廝,我叫潘鳳來戰,你急著來送死,當真嫌活的長了?”
高覽並不答話,手提巨斧,催馬朝著孫輕便衝殺過去。
“好家夥,使得也是大斧,莫不成你是潘鳳的傳人?”孫輕是久經戰場的,看著遠遠衝過來的小將,口中故作揶揄,看起來很是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