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 二百裏長歌當哭(2 / 2)

四月,駐在酸棗的各路軍隊因為糧食吃盡,兵眾四散。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相互敵視,劉岱想殺死橋瑁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於是問計於部下說:“東郡的橋瑁,不聽號令,該如何辦呢?”

“攻打東郡!”一個叫王彧的老臣揣摩到劉岱的心思,於是站出來說。

劉岱因考慮到攻打東郡有失名望,又無必勝把握,怎麼能攻打呢?便下令把王彧的人頭砍了,並把人頭送到東郡,說明了這件事。橋瑁以為劉岱放下成見,意欲和好,於是前來拜謝。劉岱趁機將橋瑁殺害,並任命王彧的兒子王肱兼任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討伐董卓,想與各路將領會合,一道西征,沒有保護本州人民的安全。焦和為官不善領兵,黃巾起時,兵多器銳,糧食充足,見黃巾賊便走,不敢與其交戰。天下大亂之後,焦和所轄土廣人稠,兵多將廣,坐擁青州,總被弱小所欺淩。後焦和因被敵軍追擊,受驚嚇而死。袁紹派廣陵人臧洪兼任青州刺史,安撫百姓。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今江蘇淮安)人,為人雄氣壯節,曾為關東聯軍設壇盟誓,共伐董卓。中平末年,臧洪辭官回家,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功曹。當時正值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孟高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呀!”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有了酸棗會盟。關東聯軍後來形成了燎原之勢,如果探究其發起者,當數臧洪最早。關東聯軍解散以後,張超留在了陳留,派臧洪前往幽州聯絡大司馬劉虞,臧洪到達河間國時,恰逢袁紹與公孫瓚交戰,臧洪無法通過,恰好袁紹在那裏。袁紹見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這時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紹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臧洪在這些地方政績卓越,深得百姓擁護。

董卓為了安撫天下,以皇帝名義四處任命諸侯,諸侯也就順水推舟。四月,任命幽州牧劉虞為太傅,因為道路阻斷,使者和詔書無法到達。以前,由於幽州境外是邊遠地區,所需費用很多,每年都從青、冀二州所交的賦稅中撥出兩億多錢,來補助幽州。這時,各地的聯係都因戰亂而斷絕,朝廷的指令也不能有效下達給各地。劉虞隻好自己想辦法,他身披破舊衣裳,腳穿草鞋,進餐時隻吃一個肉菜,為政寬厚,勸導督促百姓從事農業、桑蠶業,開放上穀郡的胡市,與胡人交易取利,發展漁陽郡的鹽、鐵生產,使百姓歡悅,糧食豐收,每石穀價隻有三十錢。青州、徐州的士人和百姓為了避難來投奔劉虞的達到幾十萬人。劉虞將他們全部收留,加以安扶,為他們安家立業,使這些人都忘記自己是流亡在外。

董卓覺得關東諸侯的熱情也算是過去了,於是派大鴻臚韓融(字元長,潁川舞陽人)、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毋班(字季友,泰山人,八廚之一)、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去招撫關東將領,勸說袁紹等人服從朝廷。胡毋班、吳循、王瑰走到河內,袁紹命令王匡把他們全都抓起來殺掉。袁術也殺死了陰循,隻有韓融因德高望重,免於一死。

胡毋班本來是王匡的妹夫,王匡因為接受袁紹的旨意,把胡毋班關押在監獄,想殺掉示眾軍。胡毋班給王匡寫信,大意是說:“您把我關進監獄,要用血塗鼓,這是多麼荒謬暴虐的事?我與董卓什麼親戚?難道理應同惡?您張虎狼之口,吐毒蛇之的舌,怨恨董卓而遷怒於我,多麼殘酷!有些人之所以死不瞑目,是因為恥為狂夫殺害。如果死者有靈,肯定會向上天狀告你。我娶了你妹從而成為了你的妹夫,你卻要殺掉我,過去是一家親戚,現在卻要結下血海深仇,你妹妹死得早,留下兩個女兒,她們都是你的外甥女,我死之後,千萬不要讓她們抱著我的屍體哭泣。”王匡得到書信,抱著胡毋班二人痛哭,然而終究不敢違抗袁紹的命令,在監獄裏處死了胡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