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章 被聯軍出賣(2 / 2)

當時洛陽空虛,民皆疲敝,到處都是董卓破壞後的痕跡。孫堅入城,見此慘狀,無限惆悵,潸然淚下。他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堅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缺一角,上有文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因為世道混亂,漢帝不在身邊,諸侯之間又各懷鬼胎,於是孫堅是冒著殺身之禍秘密收藏起了玉璽,不希望其落入奸臣之手,等迎回漢帝後親自上交。孫堅整飭部隊,分兵出新安、澠池間進擊董卓。為防孫堅再來追擊,董卓派東中郎將董越駐守澠池(今三門峽),中郎將段煨(漢末名將,武威人)駐守華陰,中郎將牛輔駐守安邑(今山西夏縣),其餘的將領分布各縣,以確保洛陽被攻破後不會被直抵長安。

李儒又獻計陰使人說袁術曰:“孫堅乃江東猛虎;已經打破了洛陽,若殺了董卓,將會名譽天下,將脫離將軍您的控製,反而會淩駕於將軍之上,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袁術見不得別人強大,所以不管是誰說的,他隻要認為有道理就聽。於是不發糧草,孫堅軍缺食,軍中自亂。

細作報上關來,李肅為董卓帳下大都護胡軫(字文才,甘肅武威人)獻計說:“今夜我引一軍從小路下關,襲孫堅寨後,將軍擊其前寨,堅可擒矣。”胡軫從之,傳令軍士飽餐,乘夜下關。正直半夜,孫堅軍熟睡正酣,本來士兵半饑不飽,又突然遭遇襲營,於是堅軍亂竄,眾將各自混戰。隻有祖茂跟定孫堅,突圍而走。背後胡軫追來。孫堅取箭回射,連放兩箭,皆被胡軫躲過。再放第三箭時,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鵲畫弓,隻得棄弓縱馬而奔。祖茂說道:“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堅就脫幘換茂盔,分兩路而走。胡軫軍隻望赤幘者追趕,堅乃從小路得脫。祖茂被胡軫追急,將赤幘掛於人家燒不盡的庭柱上,卻入樹林潛躲。胡軫軍於月下遙見赤幘,四麵圍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了赤幘。祖茂於林後殺出,揮雙刀欲劈胡軫;胡軫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於馬下。找孫堅至天明,胡軫方引兵上關。

孫堅收拾殘兵,本想退回陽城,又遇袁紹趁火打劫,派遣九江太守會稽人周昂,趁機襲取陽城。當時,除了孫堅在不斷與董卓作戰外,其餘的關東群雄早已將這事置之腦後,他們為了擴大勢力地盤,紛紛兼並割據。袁紹、袁術雖為兄弟,可互相也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因袁術不讚同袁紹擁立新帝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翻臉決裂。當袁術派孫堅去攻打董卓未歸之時,袁紹卻改派周昂為豫州刺史,率兵襲取曾作為孫堅的本部陽城。

孫堅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們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鬥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天轉日呢?”說完,仰天長歎,淚如雨下。事到如此,孫堅隻好指揮殘兵攻打周昂,周昂潰敗遁逃。

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麵交鋒且取得大勝的軍隊,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天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他的英雄氣概,也使得別的軍閥心生忌恨。當他的孤軍殺入京城,分兵函穀,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天下之勢已經由一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群雄自己的領土。而即使孫堅再勇不可擋,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討董聯盟。

孫堅一人之力無法撼動董卓西涼大軍,隻得退回廬江。於是第一波攻進洛陽的兵馬就這樣被聯軍出賣,雙方複又在虎牢關下展開拉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