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手下們都衝了過去,鄒靖說道:“咱們去逮捕那些逃散的士兵,一定要軍法處置他們!”於是和親兵搜尋著逃跑的士兵去了。
第一次衝入戰場,如果腿和胳膊不簌簌發抖那一定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兵器拔出人的身體鮮血噴薄而出的景象,或者是自己的隊伍太強大不用浴血就有必勝的把握。沒有殺過人的人怎麼去穩準狠的殺人呢?恐怕給他一把刀他都不一定能下得去手。但是隻要是戰場,總會有死亡,即使是鄉村之間的械鬥都能鬧出人命何況這幾千人的戰鬥呢?劉備第一次近距離的麵對了死亡,他看到自己身邊這幾百號人衝入戰場後就像往河裏麵撒了一泡尿。不時的有人倒下,很快就看不到熟悉的臉孔了,袍澤們打著打著就跑了或者倒了,而隻有自己這幾個愣頭青還在堅持,這個時候劉備突然覺得自己被作弄了,他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些傻。
叛軍畏懼官兵,官兵也沒有戰鬥經驗,新兵蛋子對烏合之眾,況且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這場戰鬥並沒有多少傷亡。這個時候人數的多寡明顯就分出了優勢和劣勢,人少的一方如果沒有向心力的話逃的比戰鬥的都多。不能再混戰了,保命要緊吧,這群剛才還往前衝的人打著打著就沒了底氣,於是扔下旗幟和兵器轉身就跑了。
劉備的第一次出戰就這樣在他的不甘心中交代給張純的叛軍了,雖然是以敗局收場,但是劉備團體總算經曆過戰鬥,知道戰場是怎麼一回事了。劉備意識到不管是碰到流民組成的叛軍或者是比較有組織的黃巾軍,如果天天這樣在戰場上廝殺,關羽、張飛縱使無礙,身邊的兄弟絕對隻會越來越少。自己手中這點微不足道的兵力可千萬不能折損啊!最重要的是,戰場上的失敗並不是那麼的不堪忍受,他知道,和活命比起來,一切都微不足道。
劉備沉穩但是非常有心思,一場戰爭就能讓他總結很多東西,他心中於是有了計較:作戰的時候一定要穩,能打則打,不能打則不打,人的經驗可以積累,但是生命卻隻有一次,一切要穩中求勝。劉備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兄弟們的認同,所以在此後與黃巾的作戰中,基本上是一觸即潰,這怪不得誰,劉備手下無兵,再厲害的人,也殺不完那漫山遍野的起義農民。兄弟們都理解劉備,覺得他沒本事隻知道逃跑的手下早都離開了劉備,剩下的,都是兄弟。
黃巾軍勢越來越大,各地戰火燎原,戰敗的消息接踵而至,弄得兵心惶惶,很多時候,官兵們遙遙看到賊軍就逃跑,而不想逃跑的,雙拳怎能抵擋對麵那漫山遍野的敵人呢?這些黃巾軍原本都是本本分分的大漢百姓啊,他們當初一定也很痛恨那些打家劫舍的強盜吧,可是一旦他們角色易轉,自己作起強盜來,卻是更加的毒辣凶殘,因為他們最清楚窮苦人家把糧食藏在哪個地方。
各路討賊大軍反被賊打,就連名將皇甫嵩和朱雋都是有勝有敗。雖然劉備勝少敗多,但是他積累了豐富的行軍經驗,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他領悟到了一座山、一條河、一個土丘等等的作用,這些是書本上學不來的。一次次刀兵與血火的洗禮讓劉備的心越發的堅韌,讓關羽和張飛也慢慢掌握了戰鬥和殺人的技巧。
黃巾起義之後,劉備論功當上了安喜(今河北定州市區東)縣尉,劉備帶領親隨二十餘人來安喜縣中到任。在任一個月,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後,與關羽、張飛食則同桌,寢則同床,關係更加親密。劉備不論去哪裏,關羽和張飛都護佑在其左右,終日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