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謊言揭露真相(2 / 2)

“台先生昨夜睡得不好啊,可是有什麼心事?”張梁意味深長的說道,看來他還是對台駘不放心,監視到了台駘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的情景。

“初來乍到,稍感不適,有勞將軍操心了。”台駘說的倒是實話,雖然沒有休息好,但是吃完這裏的第一頓飯,台駘的精神頭好了不少。

“既然大賢良師認為孺子可造,吾倒是想聽聽先生有何過人之處,意欲擔當何任呢?”張梁可沒有什麼愛才之心,隻不過大哥吩咐下來的事情他還是很重視的。在他張梁的認識裏,跟著大哥走,聽大哥的話,準沒錯。

“不才並無什麼過人之處,此次來投奔大賢良師,隻是想進一忠告耳。”台駘在末座向張梁道。

“講。”

這張梁還真是簡單直接,台駘略感尷尬道:“如今大賢良師信徒越來越多,達數十萬計,其中良莠不齊,忠奸難分。先不說三十六方戰鬥力如何,就接下來要舉行的大事,不才認為很難不會被知情者眾人給泄露。”

“台先生知道的不少哇,既如此,恐怕先生是走不得了。”聽到台駘說起大事,張梁心頭一跳,還真以為他們秘密籌劃的大事已經天下皆知了呢!

“既然投奔了大賢良師,將軍以為不才還會去告密嗎?”台駘侃侃而談,把夜裏的構思給道了出來,“敢問將軍,良師是否有一弟子名喚唐周?”

“唐周乃是我兄座下十二弟子之一,我大哥曾經用符水救過他的命,信仰最是虔誠,對我大哥忠心耿耿。怎麼,你要汙蔑他嗎?”張梁不滿的說道,說到底,他還是不願意相信他們內部會出叛徒這樣的事情的。雖然的確是人多口雜,反叛現象也難免會發生,但是他還是不願輕易相信。

“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還請將軍速速派人捉捕此人,在下堂兄為其馬倌,偶知其將歸安漢廷,不才得此消息便火速趕來,以報良師。”台駘雖然是信口說的,但他不介意用謊言來揭露真相。

看台駘說的這麼肯定,一時又想不出構陷唐周帶給台駘的好處,張梁有所警覺,於是說道:“好!倘若消息屬實,定有重賞;若為誣陷,那就休怪本將軍了。茲事體大,我親自走一趟大哥行轅,諸位就留在吾府內做客吧!”說罷,張梁著了快馬便匆匆去了。

數個時辰之後,張梁滿麵愁容的趕了回來,原來這個唐周是張角的心腹子徒十二人之一,與馬元義共同活動於洛陽城內,前日才帶著大批珠寶支援馬元義去了,想必是臨時見財起意了,又或者對黃巾起事並不看好。這巨鹿離洛陽也就數天的馬程,倘若唐周徑直高密於官府,官府再派精騎馳往洛陽,那更是隻需一兩天而已,想必是來不及了。所以張角給出的指示是抓緊通知各方,在這幾日做好準備,並傳信馬元義行事小心。唐周不叛最好,按照計劃進行,真是叛了,也已經來不及挽救。

二月初,由於唐周向朝廷告密,正在洛陽的大方首領馬元義被捕,車裂而死,朝廷大肆搜捕黃巾道人,又命令州郡捉拿張角等人。

張角為形勢所迫,星夜傳檄三十六方,發動起義。徒眾皆以黃巾纏頭,時人稱之為“黃巾軍”,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張寶稱“地公將軍”,三弟張梁稱“人公將軍”。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守褚貢,響應張角。黃巾各部攻打郡縣,焚燒官府,漢廷地方官紛紛逃竄。

旬月之間,天下四處響應,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安平國和甘陵國的人民分別生擒了安平王和甘陵王,響應黃巾軍。宋建與王國等皆造反於涼州,自稱河首平漢王,聚集部下於枹罕(今甘肅臨夏縣東北),改元,置百官。巴郡妖巫張修(巴人,五鬥米教創始人)用符水替人治病,痊愈者付白米五鬥,故號曰“五鬥米師”。趁此機會,張修叛亂,攻占郡縣。交趾地區下層官吏及百姓因憤恨長官搜刮而起來反抗,俘虜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其首領自稱為“柱天將軍”。

台駘由於提供消息有功,不至於讓張角措手不及,也是得了一筆賞賜,並侍立張角帳前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