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情節片段 序幕(1 / 3)

北方都鋒行省。

廣闊的草原上,兩國軍隊漸漸擺開陣型,焦躁的前排士兵用手中的雙手劍或者戰錘摩擦著大腿部分的鋼甲,麵罩下的鼻子呼出一陣陣熱氣,如同野獸捕捉獵物前的嗜血征兆。而那些後排的新兵,從他們不斷顫抖的雙手和小腿上你就能看出他們是一群初出茅廬的菜鳥,等待他們的下場隻有兩個:在這場戰爭中死去,或者成長為像前排老兵那樣的野獸。

戰爭的一方,打著黑黃雙底色旗幟的軍隊,是神聖羅蘭帝國的東線軍。而另一方,打著紫色雙頭鷹旗幟的軍隊,則是拜倫帝國的“遠征軍”,不過在如今看來這個名號顯得有些諷刺,因為在四十年前,先皇查丁一世就已經帶領“遠征軍”打下了現今都鋒行省的大片疆土,而接下來的四十年內,帝國的疆土卻沒有因為“遠征軍”開拓半分,戰爭一直在拜倫帝國的北方邊境,神聖羅蘭帝國的堡壘鏈前僵持不下。這一現象在十二年前查丁二世繼位後仍未有所改觀,因此那些對北方戰爭有所不滿的人們在背地裏常常將擁有四個帝國精銳軍團的“遠征軍”戲稱為“都鋒行省的第二地方守備軍”。

這四十年來,兩方軍隊都會每隔半個月時間,挑一個好時間好地點,分別投入上萬軍隊廝殺一次,這是慣例。

而今天豔陽高照,正是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

號角聲響起,雙方重騎士催動馬匹,呈整齊的隊形奔馳起來,他們一隻手拉緊韁繩,一隻手抱緊騎士重槍。偶爾從背後鎧甲間隙散落到肩部的幾絲長發,隨風飄揚。

兩股洪流瞬間撞到一起,重槍洞穿鎧甲的聲音、鎧甲碰撞到一起的聲音、以及被長劍割開喉嚨時的生命最後一聲嘶吼,這些音符所組成的‘鋼鐵之歌’遠比吟遊詩人口中所唱來的真實。

在夏尼丹倫大陸的曆代戰場上,決定勝利的第一要素永遠是重騎兵部隊的強弱,如果第一輪騎兵衝鋒能夠將對方的騎兵部隊殺地片甲不留的話,那麼接下來借助著全身鎧的騎士們足夠衝破任何的嚴密方陣,給後方的指揮官帶來一場暢快淋漓的勝利。

這一理論卻在超長槍出現後被推翻,因為即使一名騎士和他身下的馬匹所具有的勇氣足以讓他們衝向一片長槍林立,可兩三名士兵同時持有一柄長槍的力量也足以對抗高速衝鋒的騎兵。

不過重騎兵陣前較量的慣例還是保留了下來,因為騎士之間的對決對於一名騎士來說往往重要地不是勝負,而是榮譽。而‘榮譽’,恰好對於騎士來說是一個比性命更重要的詞彙。

瞧瞧,榮譽,多麼耀眼的詞彙,它總能讓無數懷著高貴信念的騎士們用自己或者別人的性命為它而不顧一切,例如‘克雷西戰役’。

雙方的步兵逐漸進入戰場中央,在行進途中他們受到了對方弓箭手的拋物線式射擊。黑色的箭雨從天空中飛來,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箭支飛行並未受到任何不良天氣的影響,疾馳而來的鐵箭頭輕易地穿透了鏈甲,攪進了血肉。老兵舉著盾牌大喊著鎮定,而新兵卻哭喊著親人的名字…。

在步兵投入戰場之後,場中形勢馬上發生了改變,被纏住的騎士們不得不下馬作戰,失去了馬上優勢的他們隻剩下比步兵更堅固的全身甲這一優勢。但在戰場中央這一台巨大絞肉機前,任何人力優勢顯得微不足道,就連偶爾高階騎士全身並發出來的鬥氣也不例外。

從羅蘭方上空飄來十幾個人影,他們舉著長度和質量不同的法杖,卻穿著同一藍色六芒星圖案的長袍,冰錐術、力場術、召喚風元素、火焰風暴,各種大小型,低價或者高階元素魔法從他們的法杖上發射出,砸向了戰場中央,頓時一陣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