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從者(原缺“者”)綁得痛切悲啼,那黑漢道:“此三者何來?”魔王道:“送上門來的。”處士笑雲:“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從“此三者”至“魔王道”原缺):“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盡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領諾,即呼左左,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二客,將四肢自食,其餘骨肉,盡分給各妖。隻聽得(原作“得聽”)啯啅之聲,真似虎啖羊羔(原作“羊”)。霎時食盡,把一個長老,幾乎唬死。這才是初出長安第一場苦難。正愴慌之間,漸慚的東方發白,那二怪至天曉方散。俱道:“今日厚擾,容日竭誠奉酬。”方一擁而退。
不一時,紅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東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處,忽然見一老叟,手持拄杖而來。走上前,用手一拂,繩索皆斷。對麵吹了一口氣,三藏方蘇。跪拜於地道:“多謝老公!搭救貧僧性命!”老叟答禮道:“你起來。你可曾疏失了甚麼東西?”三藏道:“貧僧的從人,已是被怪食了,隻不知行李馬匹在於何處?”老叟用杖指定道:“那廂不是一匹馬、兩個包袱?”三藏回頭看時,果是他的物件,並不曾失落,心才放下。就問老叟曰:“拜問公公,此處是甚所在?公公何由在此?”老叟道:“此是雙叉嶺,乃虎狼巢穴處。
你為何墮此?”三藏道:“貧僧雞鳴時,出河州衛界,不料起得早了,冒霜撥露,失落此地。見一魔王,凶頑大甚,將貧僧與二從者綁了。又見一條黑漢,稱是熊山君;一條胖漢,稱是特處士,走進來,稱那魔王是寅將軍。三個把我二從者吃了,天光才散。不想貧僧有此大緣,感得公公相救。”老叟道:那處士者是個野牛精,山君者是個熊羆精,寅將軍者是個老虎精。左右妖邪,盡是山精樹木,鬼怪蒼狼。隻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你跟我來,引你上路。”三藏不勝感激,將包袱捎(原作“稍”)在馬上,牽著韁繩,相隨老叟,徑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卻將馬拴在道旁草頭上,轉身拜謝那公公,他遂化作一陣清風,跨一隻朱頂白鶴,騰空而去。隻見風飄飄遺下一張簡帖,書上四句偈(原作“揭”)言為證: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
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三藏看了,對天禮拜道:“多謝金星,度脫此難。”拜畢,牽了馬匹,獨自個孤孤淒淒,往前苦進。這嶺上真個是:
寒颯颯雨林風,響潺潺澗下水。香馥馥野花開,密叢叢亂石磊。鬧嚷嚷鹿與猿,一隊隊獐和麂。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那長老,戰兢兢心不寧;這馬兒,力怯怯蹄難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