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項梁帶著年幼的項羽一起去虞家,項羽認識了同齡的虞姬,自此以後兩個孩子便經常在一起玩耍。
伴隨著歲月流轉,草長鶯飛,轉眼間兩個孩子漸漸長大。到了十三歲時,項羽已是長得虎背熊腰,滿身英武之氣。虞姬也是出落的亭亭玉立,麗名遠播。
雖後來叔叔項梁見虞家大小姐已長大成人,不便再帶著項羽去虞家。而虞姬也迫於門規不便出門與項羽相見,二人便甚少見麵了。
雖見麵次數少了,但項羽和虞姬卻早已情根深種,任憑別的提親隊伍擠破了大門,虞姬始終不同意。虞父知其心意,又見項羽英武不凡,猜他日後定有大成,便主動向項梁提出秦晉之好的想法。
項梁大喜,心想這幾年來自己暗地裏到處招兵買馬意欲恢複楚國,中間多虧了虞父的幫助。若能與他結為親家,此後虞父當更為盡力,於是不待征詢項羽意見便當場答應了。
項梁回來後告知項羽,項羽也是驚喜萬分,連聲催促叔叔及早下聘禮。
這幾年來項羽一直跟在叔叔身邊,項梁武藝高強,做事果敢,平時對項羽要求極為嚴格,使得項羽少年老成,一身武藝,使項梁頗感欣慰。若不是思虞姬心切,項羽斷不會如此著急。
項梁哈哈大笑,第二天便準備了厚厚的聘禮送到了虞家。
虞姬得知此事之後,羞紅著臉對父親講了一句“一切全憑爹爹做主”之言便定下了親事。
一年之後,虞姬嫁給了項羽,婚後二人恩愛有加,羨煞了旁人。
但不久之後,由於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即位,叔叔項梁感覺機會即將來臨,便加快了義軍聯盟的步伐,經常帶著項羽東奔西走,造成項羽與虞姬聚少離多。
項羽體諒叔叔的一番苦心,相較於家族重任,兒女私情實在不堪一提,隻是心中倍感憐惜虞姬。不料虞姬知書達理,反而不斷勸慰丈夫好男兒當誌在四方,不必為她分心等言,令項羽備受鼓舞!
後來,盟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項羽和叔叔項梁也帶著八千子弟兵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南征北戰,晝夜廝殺。
虞姬為了讓項羽安心,不顧自身安危,堅持隨軍而行,時刻陪伴在項羽身邊。每次項羽出征前,虞姬都會為他祈福,寄予深情厚望,保佑他能平安歸來。此舉令項羽備受鼓舞,在幾次作戰即將力竭之時,項羽心中浮現出虞姬身影,頓時渾身又充滿了力量,殺得敵軍膽戰心驚,“小霸王”的名號也愈來愈響了。
虞姬善舞,當項羽凱旋歸營時,便以翩躚舞姿為他慶賀,令項羽沉淪在千般柔情,萬般嫵媚之中而忘卻了疲倦……
項羽雖猛,但也偶有敗軍之時。麵對失意的愛侶,虞姬笑道:“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夫君何必為一時成敗患得患失?萬莫負了大丈夫英明!”,項羽頓時重拾豪情,信心倍增。
後來叔叔項梁戰死,義軍受到了重創,項羽接過了領軍重任。在項羽最艱難的日子裏,虞姬穿上戰靴,披上繡甲,騎著戰馬緊跟在項羽身後衝鋒陷陣,使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小霸王”的名號變成了“楚霸王”,威震四野,許多秦守軍一聽項羽來了便紛紛不戰而降。
後來,項羽帶領大軍攻進了秦朝首都鹹陽城,一把火燒了秦二世行樂的阿房宮,令部下將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至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
部將不解,項羽哈哈笑道:“我有虞姬一人,足矣!”
秦朝滅亡後,項羽又與劉邦為爭奪天下而四處征戰,虞姬依然伴隨在項羽身邊隨軍而行。
初期,楚軍連連大勝,眼見江山在握,卻不料項羽心慈手軟,躲過一劫的劉邦拜大將韓信統帥三軍,經過厲兵秣馬,最終在垓下與項羽進行了最後一戰。
那日,天上殘雲密布,被項羽硬留在帳中的虞姬隻感心驚肉跳,惴惴不安,站在帳外不停張望著遠方,苦苦等待著項羽的歸來。
後來,項羽回來了,伴隨而來的還有無數追兵。他中了韓信的十麵埋伏計,雖然靠著一支畫戟奮力殺出一條血路回到了虞姬身邊,但隻帶回了少數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