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開啟建陵(1 / 2)

去的路上,師父、吳老板和韓館長坐一車,四哥、我、還有雪兒坐一車,不能不說是緣分啊!一路上我激動的麵紅耳赤,四哥就瞧著我偷偷樂。我後來掐指頭算了算,自打我離開家鄉出來打工,包括工地門口小賣店老板娘在內,我認識的女的一共都沒超過3個,所以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和女人說話,現在自己緊張的就窩在座位上玩衣服扣子了。

雪兒很大方的跟我倆聊天,天文地理、風土人情,侃侃而談。這時候我才想起個話題,問道,“雪兒姐,以前我記得師父說過,古人都很擔心自己死後墓地被盜,都會把墓隱藏的很好,還會布置疑塚迷惑外人,這唐代皇帝怎麼這麼大條的鑿山建陵,而且把陵墓都建一塊?就不擔心後人給他來個連窩端麼?”

雪兒莞爾一笑,“叫我雪兒就行了,叫姐姐你都把我叫老啦,我比你大不了幾歲哦!”

“哦!對不起,對不起!”

“嗬嗬,沒事。”雪兒繼續道,“你說的問題也是我多年前的疑問,後來看了些論文,還有老師們告訴我的,我大概明白了些。唐代是我國古代曆史上政治、經濟最發達的時期,國力十分雄厚,才使得他有能力大規模的開山建陵。建的陵墓以山陵為主,首先是堅固,就拿乾陵來說,墓室深藏在山體內,墓道在竣工後,全部由一米半長,半米寬半米厚的條石堆砌,縫隙由鐵水澆築封死,除了大規模的爆破,根本不可能挖透。所以說到現在,乾陵一點被盜過的痕跡都沒有。依山建陵就是對陵墓安全性自信的表現。其次是陵墓群的選擇。不知道你們對漢唐時期的曆史熟不熟悉。”

“還,還行吧……”我撒謊道。

“嗯,那就好解釋了。關中地區從先秦開始就是多朝的定都之地,拿渭河北岸南沿山勢來說,前瞻廣闊的關中沃野,與東西橫亙的秦嶺遙遙相望,後枕巍峨的山峰丘巒,群峰起伏,蜿蜒如蟠龍一般,山川壯麗,氣象萬千,可稱得上是標準的“風水寶地”。漢十一帝陵也在渭河之北山麓之上。但漢十一陵位置,都在唐帝陵群扇麵的下半幅,唐十八陵,皆高居扇麵的上半幅,那是因為唐代統治者想在極樂世界也要蓋過其他王朝的統治者永享天下。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把陵墓建在一起的原因。”

“哦!原來古人還這麼多心思在內。”

“嗯,吳先生聯係到我老師韓館長,說願意出資嚐試開發保護建陵,這是天大的好事。因為現在在這邊,文物的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除了乾陵昭陵外,唐十八陵很多都已經破敗不堪,盜墓事件更是時有發生,政府沒有太多資金和精力開發,無力保護這些文物。那就急需像吳先生這樣的社會人士來出手相助。還有你們二位和你們的師父,我真心的代表博物館,代表我老師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對唐陵保護所做的一切。”

“哦,嗬嗬,你,你客氣了……”我和四哥對視苦笑,我終於知道雪兒是和誰一波的了,鬱悶!

接下來雪兒又和我說的啥我都記不清了,因為我的心情已經差到了極點:這要是讓她知道我是盜墓的,她得怎麼看我啊。

個把小時後,汽車停在了郊外,才下車,師父就踢我道,“小犢子,這塊皇陵的風水寶地,仔細的看看,多長點見識。”

四哥也趕緊圍上來聽,師父給我們指點道,“你們看,建陵北側連綿高山就是龍山重崗,像開屏列帳一般,圍著整個陵區,使得陵區負陰抱陽。再看左右護砂環抱拱衛,近處的案山如幾,遠處的朝山如臣,南側的渭河分流,在明堂內蜿蜒其中,四神地健全。真是藏風聚水的極品風水寶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