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依琳終於回到了生她養她的城市,她竟然有了一種十八歲的急切衝動。她到母校二十中看了一次,又帶著女兒到南湖公園遊覽了一回。她在南湖公園裏找回童年時的幸福回憶,小的時候,父母經常帶著她和妹妹逛公園,那時,她是無憂無慮、天真無瑕的少女,如今再次來到公園,父母已經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她怎麼能不傷感呢!
在何芃芃的記憶中,父親的印象很模糊。等她上了高中、大學,成人後也經常會想到自己的父親,一直盼望著有一天,父親能來看她,不知為什麼,父親一直沒有來看她。她在心裏說:“父親為什麼失言呢?他說過會回來看我的啊!”
隨著時光的流逝,何芃芃從母親那兒得知,父親已另有新歡,他拋棄了妻兒,投入了那個女人的懷抱。至此後,她對父親已經沒有絲毫的懷念之情了。
何芃芃高考成績公布後,比省內劃定的錄取分數線高了許多。石依琳看到成績通知單,興奮了許久,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我女兒真棒!我女兒真棒!”
何芃芃上大學的時候,正趕上學校收費,每年的學費就得上萬元,加上生活費用,每年怎麼也得將近兩萬元。那幾年,是石依琳家中經濟最緊張的時候,多虧兩個妹妹在經濟上接濟了她,才使芃芃順利完成了學業。
五
桑塔納轎車沿著寬闊的馬路向南湖公園奔馳而去,灼灼的桃花點綴在綠蔭叢中,交相輝映,絢麗多彩。
石依琳坐上妹妹依玥的轎車,來到了南湖公園。她與妹妹走上公園的拱形小橋,橋下的碧水,波光粼粼,岸上垂柳隨風。姐妹倆又到父親家的老房子去了一趟,這裏已經成了文物保護重地了。灰牆青瓦,後簷和苫背結實堅固的四合院,斑駁沉重的朱紅門,門軸徐徐開啟的響聲透著幾多歲月。
女兒上大學後,每當夜深人靜時,石依琳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對一切普通男人懷有一種深深的蔑視心理,這就使她的外表平添了一種說不出的冷漠和孤獨感。
有些好心人張羅給她介紹了幾個男人,有的是退休的老幹部,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一般工人,她竟然一個也沒看中,都婉言拒絕了:“都這把年紀了,選擇的對象太少,不像年輕人。一個人生活吧,不想找了。”
“你一個人太孤獨了吧?”
“不孤獨,找一個我滿意的人不容易啊!如果不滿意,還不如我一個人過清靜呢!”
石依玥和鳳陽市陸軍總院的一位醫生結婚後,生了一個男孩,如今也上初三了。她生活得很幸福,丈夫對她溫柔體貼,她仍舊是鳳陽市一位出眾的美人。
石依漪和那位小有名氣的律師結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孩兒,也已經讀小學五年級了。婆婆給她照看女兒,他們夫妻雙雙又拿下了碩士學位。
相比之下,石依琳就顯得格外淒苦和孤獨了。有時候,石依玥抽出時間陪陪姐姐。兩個人在一起無所不談。
依玥說:“姐姐,我聽上海的朋友說,何維雄和羅麗娜到國外後,也分道揚鑣了。”
依琳說:“一個新的家庭的組合,往往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幸福的開始,一種是痛苦的延續。”
石依玥說:“有人說,人在無聊和沮喪的時候,隻有兩件事可做,睡覺和看電視。”
石依琳說:“我認為,睡完覺心情並不會好起來,而看電視,則有助於心情變化,比如看一部喜劇,堆積在心頭的苦悶會隨之削弱,如果看一部悲劇,心情就會更加沉重。”
“姐姐,你孤獨的時候,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逛書店,逛商店。到書店選幾本好書,到商店買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或者小物品,這樣也能調解心情。”
“你這種辦法也不錯,就是需要花錢啊!”
“當年,我每次和何維雄生氣,都到商店花錢買衣服。後來,他就不敢惹我生氣了。再後來,我們就離婚了。離婚後,我愛上了讀書,讀書時,我一點兒也不孤獨了。我還有一個想法,把我的經曆寫成一部書,這個願望不知道能不能實現?我總得想辦法排解內心的苦悶不是!”
依玥小心翼翼地問:“姐姐,我冒昧問一下,你和何維雄離婚十幾年了,你不準備找一個伴兒啊?”
依琳皺著眉頭,用雙手的指頭揉著麵部兩側的太陽穴說:“也不是不想找,隻是找不到令我滿意的男人而已。”
依玥說:“你咋跟咱爸似的,爸爸是因為和媽媽的感情好,所以,媽媽去世後,他一直不找。你又是為什麼啊!何維雄可是背叛了你啊!你為什麼獨守空房苦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