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3)

當中外武裝力量聯合軍事訓練正式拉開帷幕時,王隊長建議雙方突擊隊員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任命兩名組長,上下午輪流充當指揮員。每小組中外突擊隊員各5名,以此達到戰術技術優勢互補的作用。此建議得到友軍指揮員采納後,隨即進入龍騰虎躍施訓之中……次日黃昏,突擊隊員在一片戈壁衝溝投入戰鬥。為了迷惑假設敵,王隊長提前3分鍾到達前沿潛伏,並要求身後兩名友軍突擊隊員向兩翼方向移動。

哪知兩名友軍突擊隊員有點心煩,非要其他三名中國突擊隊員應該配合自己的行動,可王隊長為了更直觀的學習外軍小組協同戰術,婉拒了他們的請求。

此時,這兩名外軍突擊隊員用眼神交流了兩三分鍾後,這才相互掩護著進入側翼,借助有利地形秘密偵察。

“噢,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呀!”在偵察與反偵察課目演練結束後,那兩個友軍士兵拉著一個隨行翻譯,最終找到了王隊長細細的解釋。

並非外軍士兵不願展示自己的訓練方法和實戰技巧,他們覺得時機還不成熟,覺得條件還不具備,覺得配合還不到位……友軍非常注重時間觀念,注重協同作戰,任何一方提前行動都有可能會給整個戰役帶來嚴重後果。

提前三五分鍾,這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這一個細節就顯示了友軍嚴格的執行力,就連基層士兵都能做到這樣。由此可見,那咱們整體運行起來將會是多麼可怕啊!王隊長掏出隨身攜帶的小本本記下來一句話:嚴格的時間觀念和強大的執行力。

在組織攻關懸崖攀登課目中,王隊長擔心友軍士兵訓練此項會發生意外,於是就反複請求上級調整此項課目。哪知友軍一名少尉軍官見此,當即帶領士兵改為山地戰鬥射擊訓練課目。

當王隊長正想加以阻止時,這名少尉軍官便不加思考地說:“這麼簡單,沒必要請示,你在場,你在位,你作主。”

一鼓作氣完成了山地清剿,定位撲點、合圍殘敵等課目。隨之,突擊分隊又相繼進入在室內清剿和巷戰等反恐訓練課目。

我突擊分隊出槍快,擊中目標快,衝入陣地快。可是,友軍突擊隊員動作卻顯得如此謹慎,如此緩慢。每到一處突襲目標,非要對擊斃殘敵連射幾槍,浪費了不少子彈。

跟隨中外特戰分隊行動的翻譯,是今年剛剛入伍的突擊分隊新戰士楊剛。入伍前剛從四川一所大學畢業,主動放棄了大城市各種就業機會和生活環境,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毅然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後,小楊學習認真,訓練刻苦,團結同誌,樂於助人,尤其是傘降、射擊、攀登、潛水等險重訓練課目,樣樣都走到了同年新戰友的前麵,被各級首長機關視為“有見識、有能力、有才華的好苗子。”

得知小楊英語說的好,此次中外聯訓上級首長特意指定他擔任翻譯,具體負責機關之間的文字翻譯,官兵之間的語言交流。

“我說友軍兄弟,你們清剿戰鬥進展太慢了吧!”王隊長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對著友軍一士兵埋怨著。

那士兵經過楊剛的翻譯後,便搖了搖頭說:“長官,這馬虎不得,我們經常與恐怖分子交戰,在這個方麵吃了不少虧。”說著,自己就把衣服褲子挽了起來,忽見一塊塊傷疤裸露了出來。

“天哪,這麼多的傷疤!”作訓參謀趙鵬低頭一瞧,張口驚訝了起來。

“是呀,這都是血的教訓,人家做的就是有道理!”王隊長這才恍然大悟,不時對著身邊的中國突擊隊員肯定著。當天晚上返回營地,王隊長無心吃飯、睡覺,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反思著全天與外軍官兵一起參訓的細節過程,懊惱自己考慮簡單,指揮不當,從而引發了一連串讓自己難於下台的尷尬局麵。

老搭檔韓有才看出了他的心思,一句接著一句地安撫著,這才漸漸改變了鑽牛角、死腦筋、不開竅等低落心態。隨之又開始謀劃起今後的混編、混訓、混演、混考、混練等科目,特別是圍繞如何完善行動方案?如何組織指揮?如何建立保障機製?凡此又重新進行了評估和論證。

王隊長常對官兵這樣說,遇到挫折並不怕,怕的是心遭挫折誌不堅,怕的是身遭挫折腰不直,怕的是屢遭挫折功不成。

每逢部隊進入大難度、高強度訓練、演練階段,官兵們都要引用王隊長這三句話敲打和警示自己,防止思想拋錨,行動脫鉤,盲目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