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行路難 第八十二章(2 / 2)

宜陽郡主跑過來,自然也有來搞夫人外交的意思,要不然,她在這邊沒個合適的人說話,總不能真的跟著秦昭到處跑吧!她也是考慮到了這方麵的因素,因此,卻是下了帖子給各家,卻不是說要見那些小妾,隻是說了,她初來乍到,想要見見各家的女孩子。

畢竟,這些軍官在邊城這邊既然納妾了,自然也會生兒育女,有的會被送到京城交給主母撫養,有的卻是留在了邊城生母身邊,反正對於這些武官來說,他們的庶女其實就是為麾下一些值得拉攏的軍官準備的,因此,留在邊城這邊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隻是見一見那些小輩,而且還都是女孩子,這些女孩子能知道什麼,哪怕邊城這邊對於男女大防不是那麼講究,各家的女孩子也經常有拋頭露麵的機會,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出城跑跑馬什麼的,但是,她們雖說互相之間也有些交流,不過知道的無非就是一些生活瑣事,或者是家中的一些事情,至於真正要緊的事情,她們的生母尚且不知道,何況是她們呢!

因此,宜陽郡主的帖子雖說引來了不少猜疑,但是並沒有引起什麼反彈。宜陽郡主雖說已經成親,年紀也不算大,因此,跟那些女孩子也頗有些共同語言,頭一次的聚會,除了剛開始大家有些拘束之外,後來大家也就放開來了,唧唧喳喳說個不停,跟宜陽郡主打聽天京那邊的事情,也跟她說一些邊城這邊的趣事,一場聚會之後,宜陽郡主卻是也從中看出了不少東西。

見過這些女孩子之後,接下來的聚會,就顯得比較中規中矩了,秦昭麾下,不少軍官也成親了,因此,宜陽郡主還是樂意見一見他們的家眷的,另外就是,邊城這邊,能夠坐到跟秦昭相當位置的人,一個個年紀都不小了,有的都是做祖父的人了。

如盧明遠這般的,就會將兒子帶在身邊,一方麵言傳身教,另一方麵也是為兒子鋪路的意思,他們的兒子一開始在他們身邊做親兵,後來再從校尉什麼的做起,等到他升職離開的時候,兒子也在邊城這邊混出點明堂來了,到時候,有了這麼一層資曆,無論是繼續留在邊城,還是跟隨父親一起返京,都會有個不錯的前程。

這些二代們可沒有多高的官職,因此,他們到了娶妻的年紀,除了少部分人之外,大多數人一般也就是在邊城這邊成親,妻子自然也是留在邊城。

因此,宜陽郡主後來下帖子的對象,就是這些人,畢竟,雖說秦昭的地位比較高,但是真要論資排輩,他跟這些人才算是同輩人,隻不過,他上升得太快,大家不自覺地忽略了這一點罷了。

這些女眷知道的事情自然更多一點,而且她們的很多態度,也代表了她們夫家的態度,宜陽郡主連著舉辦了幾次宴會之後,對於邊城這邊的一些情況大致就差不多有了一些了解了。

秦昭如今也算是發現,很多自個不方麵打聽的事情,若是換成自家妻子,那就很好辦了。

這年頭對於世家子弟來說,有一樣必修課那就是背誦士族譜係,宜陽郡主在了解了大致情況之後,直接按照做士族譜係的法子,將她見過的各家人的大致情況給記了下來,秦昭在聽宜陽郡主說了一通之後,卻是直接裁了一張大紙,然後提筆在紙上/將一個個人名都寫了下來,然後在其中畫上關聯線,然後,夫妻兩人便一同默然了。

邊城這邊的情況,實在是非常錯綜複雜,甚至,邊城這邊哪怕是校尉以上的軍官,互相之間都有些或遠或近的聯係,有的看著一直不睦的,但是,互相之間卻可能有著拐彎抹角的姻親關係。

而對於上頭幾個在邊城這邊看不出太多的聯係,但是結合宜陽郡主在京城所知道的一些消息,就能夠發現,即便是幾個看著互相之間經常別苗頭的高級將領之間,其實互相之間肯定也是有一定的默契的。

秦昭還好,他其實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畢竟開國這麼多年來,主持邊城這邊事務的從一開始就是幾大將門,他們代代鎮守邊城,若是互相之間沒點聯係,那才叫怪了呢,但是,對於宜陽郡主來說,她終究還是將自個當做宗室郡主,與世家不同,宗室才是與國同休,因此,在發現這一點之後,更加驚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