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鳴 第十五章 起意(1 / 2)

嶽溪縣總共也就那麼點地方,舉人加起來不足兩掌之數,大家誰不知道誰啊!柳舉人搞出來的事情,一般人都覺得惡心,非那樣的暴發戶,辦不出來那樣的事情。

何況,對於秦家,其實縣裏麵還是有些人了解的,畢竟秦秀才當年打聽過族人的消息,秦家宗族的人也曾經來找過秦秀才,問他要不要一起回鄉。

哪怕從那時候的一些戶籍文書裏麵也該知道一些秦家的情況。秦家是雍州大族,當日南逃不僅僅是因為饑荒瘟疫,主要還是一幫趁亂造反的亂民,但是秦家有著合法的地契,有著傳家的書籍,還有人在朝中為官,在他們南逃之前,這些都被完善保存起來了,有了這些,人口雖說有了損失,但是不用幾年,便能盡複舊觀。

秦秀才雖說因為傷了腿,前程無望,自家父母兄弟又過世了,還受了妻族之恩,沒有返鄉,但是誰相信,秦秀才跟宗族之間毫無聯係!柳舉人娶了秦家之女,若是以此為橋梁,擺出一個孝順女婿的模樣,等到秦秀才還有小秦秀才死了,想辦法扶靈去雍州,有了這麼個情麵,秦家那邊怎麼著都得給柳舉人鋪路,就算柳舉人資質有限,考不上進士,但是舉人其實也能授官了。

結果呢,柳舉人卻是根本不知道秦家具體的底細,隻當秦家就是普通的耕讀之家,秦秀才跟秦家那邊差不多就是分了支呢,秦秀才和小秦秀才一死,就翻臉不認人。

朱縣令卻是參加過殿試,在京中待過兩年的人物,這會兒一聽柳昭的外祖很有可能是雍州秦氏的一支,不由吃了一驚:“真是雍州秦氏?本官在天京,赴任之前卻是曾與左都禦史秦奉秦大人有過一麵之緣,這位秦大人就是出身雍州秦氏呢!”

左都禦史已經算不上什麼小官了,正二品,幾乎與六部尚書平齊,何況,除了那位秦奉秦大人,雍州秦氏也有好幾人出仕,隻不過多半官職不高,有的也是在外做地方官,不像秦奉一般出名而已。單憑這些,就可知雍州秦氏之名。若非如此,當年南下的北地大族也不少,又有幾個真的能夠憑借著所藏的地契,真的就能保住自家的田產的呢?

須知如今說是科舉取士,但是寒門弟子想要出頭依舊不算容易,畢竟,寒門的劣勢非常明顯,獲取知識的渠道太過狹窄,相同的資質,寒門弟子想要獲取足夠的知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當年柳舉人拜了秦秀才做了先生,還硬是退掉了原本的親事,娶了秦氏,因此才得了秦秀才幾乎毫無保留的指點,得以中了舉人。若是秦秀才還在,以他的見識和學識,還有他跟雍州秦氏的關係,柳舉人倒真是有可能更進一步,不過,如今這一切算是被柳舉人徹底搞砸了。

朱縣令卻是心中一動,朱縣令也是北地之人,不過卻不是雍州,而是與雍州相鄰的薊州之人,薊州比起雍州差了不少,朱縣令家在當地還算大族,但是論起底蘊,可是比秦家差得太多了,當下一方麵對柳昭起了憐才之心,一方麵也有了結交之意。

聽起來,柳昭算是那位秦秀才唯一的血脈至親了,秦秀才那一脈本來就在災荒中死得就剩下了他一個,等到雍州秦氏知道,要麼另外過繼,要麼柳昭就得兼祧兩姓,跟柳昭的關係都是撇不開的,柳昭中了童生,自個也算柳昭的座師,跟秦家也能扯上一些關係,那樣的話,對於自個的仕途卻是極有裨益,這麼一想,朱縣令便是下定了決心,哪怕柳昭之後兩場表現平常,也得將他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