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在我們老家流傳很廣的離奇故事,這個故事與地震有關。
老家人說,這個故事發生的那一年,我們那裏大地震,死了很多人。人們正在路上走著,突然地麵就裂縫了,人呀馬呀房子呀全都掉下去,然後,裂縫又合攏了,把這些都埋在了深深的地下。老家人說,那年的地震,十個人有九個人都被“震”死了。
我曾經查閱過老家的縣誌,得知這一年是1556年,確實發生過一場大地震,縣誌認為這場地震是空前絕後的。
對於老家的這場地震,《明史》也有確鑿記載:“(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湧,中有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嶽、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史稱華州大地震。
《明史》中記載的河指黃河,渭指渭河,都是流經老家的河流,而華山和終南山,都屬於秦嶺山脈,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舉目可及。可見,史書所言不虛。這場地震死亡83萬人,明朝的中國才有多少人啊,如果按照今天的比例來計算,死亡的人數就是上千萬啊。所以,這場地震絕對是空前絕後的。
然而,我要說的,不是這場空前絕後的地震,而是與地震有關的一個離奇故事。
我們那裏有一戶人家,姓楊,叫楊老九。楊老九在家中排行老九,他前麵有八個哥哥姐姐,都沒有成活,所以家中隻有他一個人,名為老九,實不老九,名不副實。過去,在我們那裏,嬰兒的成活率都非常低,九個孩子,最後能夠成活一個的,還不算最慘的。我們那裏有一個老太太叫十娃媽,生了十個孩子,沒有一個存活;還有一個八老婆,生了八個孩子,全都夭折了。
記得那年我考上初中專,要去外地上學的時候,村子裏有人對我說:“你能活到今天真不容易啊,還能考上大學,成了公家人,不容易啊,你可得好好活啊。”老家人分不清中專和大學的區別,把中專生也叫大學生。
楊老九有一個兒子,名叫楊發,比我高兩個年級。我們小時候故意把他叫羊娃,叫成習慣了,以至於現在老家人都知道他叫羊娃,而把他的正名楊發忘記了。
當年,楊老九家很窮,吃不飽穿不暖,楊老九走到每個人的跟前都習慣性地低著頭,自慚形穢。羊娃隻有一件夾衣,冬天的時候,夾衣中間填上破棉絮,用來遮風擋寒;夏天的時候,夾衣拆成單衣。因為衣服破爛,小時候的羊娃經常被人欺負,我記得他的眼睛總是紅的,飽含委屈的眼淚,梨花帶雨,搖搖欲墜。
楊老九家當時很窮,可是他的祖上富甲一方。老家人說,楊老九家的祖上在省府曾經買了一條街道的門麵房。
老家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富不過三代,窮不過百年。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誰也甭把別人看扁了。
楊老九家祖上的發跡,與這場史書中所說的“華州大地震”有關係。這事老家人到現在還在說。
楊家的祖上叫作楊二旦。老家人都這樣說,也不知道是真名,還是他的外號。二旦,在我們那裏的語言習慣中,是對人的蔑稱,如果說誰有點傻有點愣,就說誰是二旦,或者說冷娃。那一年地震突然來臨的時候,楊二旦正在終南山上砍柴,突然間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緊接著就霹靂雷鳴,天崩地裂。楊二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抱緊一棵大樹,把自己變成了一塊烙餅,緊緊地貼在樹幹上。那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差點嚇破了楊二旦的苦膽。
半個時辰後,天空放晴了,地也不搖了。楊二旦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魂飛魄散地回到村莊,卻發現全村的房屋都倒塌了,村莊變成了廢墟,幾條野狗驚慌失措地在廢墟間亂竄。那時候的牆壁大都是用土壘起來的,家境殷實的人家才會用青磚。這樣簡陋的房屋,是無法抵禦這場史無前例的地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