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走向平原(1 / 2)

李應高猜不到樊高娃為什麼會來呼嚕斯太。但李應高知道樊高娃一定會來呼嚕斯太。無定河邊樊新莊的這個年輕石匠,在手榴彈懸上頭頂的那一刻都不肯說假話,他怎麼會許諾了李應高之後卻隨便又不來呢?

其實,樊高娃在李應高回到呼嚕斯太的第二天即已離開銀川進了賀蘭山。但他在山裏一天也沒有停留,而是翻過賀蘭山進入了茫茫草原。樊高娃在草原的幾個小鎮晃悠,每到一地就和擺地攤的蒙古族小老板稱兄道弟嘻嘻哈哈天南地北一頓胡聊,最後把他們擺的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買上一兩塊,送到郵局找個紙箱郵寄出去,接著又轉戰到下一個小集市去了。這樣遊蕩了幾天,他才調轉頭返回賀蘭山,在太陽山一帶的小煤礦轉悠了兩天,之後搭乘一輛運煤的便車去了呼嚕斯太。

從太陽溝一路顛簸出來,快到呼嚕斯太時樊高娃卻昏昏沉沉睡著了。車停下後,他迷迷糊糊睜開了眼睛,發現車下站著的人很是麵熟。仔細一看,這不是老家塔灣鎮上年年在秧歌隊裏打傘頭的韓鐵嘴嗎?樊高娃剛想下車打招呼,卻聽司機對韓鐵嘴說:“韓哥,這車煤算一車還是算兩車?”

韓鐵嘴說:“算兩車吧。”

司機說:“好吧,那我給你二十。”

韓鐵嘴說:“不行,你得給我二十五。現在收煤價高了五塊錢,這是我們掏的腰包。你給我二十五,你賺的空頭一分不少……”

司機不耐煩地說:“你的賬算得太精了,我算計不過你,給你加五塊錢還不行嗎?”

說話中把錢遞到了韓鐵嘴手裏。韓鐵嘴裝起錢衝著地窩子喊:“別打牌了,快出來卸車!”

幾個滿身烏黑的人從地窩子鑽出來一哄而上,“嘩啦”一聲打開車廂板,車上的沫煤“刷刷”湧了下來,四周頓時黑煙滾滾。樊高娃在黑煙的掩護下趁機跑了。

樊高娃很快就在礦務局招待所找到了李應高。兩人寒暄了一會兒也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李應高從床下摸出一瓶茅台酒來,招呼樊高娃說:“走,我們到飯館提幾個菜,到煤場和我舅舅韓鐵嘴一起喝幾杯去。”

樊高娃嘿嘿一笑說:“你那個妻舅舅看煤場看得那麼辛苦,還是讓他早點休息去。要是飯館能提菜,你提兩個回來我們就在房間喝。”

李應高點頭說:“你不想動咱就這裏喝,我去把他叫過來……”

樊高娃打斷他的話說:“煤場離不開人,讓他看著吧,還是就我們兩個拉話方便些。你不是想知道那天的事情嗎?”

李應高高興地說:“那好吧,我還擔心一個人陪不好你呢。你等一下,我馬上把菜弄來。”

李應高一會工夫提回來四個涼菜,一個油炸花生米,一個拌三絲,一個雞爪,一個醬牛肉。另外又提了一袋生餃子,準備喝完就用煤油爐子下著吃。兩人把涼菜擺上小床頭櫃,甩開膀子對飲起來。

三杯酒下肚,樊高娃開始講道:“這次被公安帶走,也不是一點由頭沒有。由頭就是為了一個元寶。說是為一個元寶也不準確,應該說是為了一大堆元寶。這事起因是在金銀灘,根子卻在老銀川。你知道咱金銀灘村今年又要劃分新的宅基地,這些宅基地隻要蓋了房,銀川城總有一天會擴展到村裏,那時金銀灘就真是金子銀子一般值錢了。為了多分地分好地,你翠萍嫂就把一個元寶圪旦送給了村長肖占廣。誰知肖占廣兒子打群架被公安抓了,他又把它送給了公安局長,沒料到公安連肖占廣一起給抓了。結果肖占廣一交代,說那個元寶是我家送的,公安就來把我給銬了。”

李應高問:“元寶是假的嗎?”

樊高娃繼續講道:“要是假的就好了,是這個元寶太真了,真到上麵打著官印日期。那可是洪憲年間的官府庫銀,老百姓根本就不可能有的東西。都怪咱書念的少沒有這方麵知識,要不然哪能把這樣的東西送人呢。這不,讓公安逮進去了才知道,原來過去的官府庫銀標準規格都是極其嚴格的,民間有二十兩一個的小元寶,大元寶都是五十兩一個,上麵印著衙門的尊號。庫存時都是五十個一封,十封為一櫃存在官府的銀庫裏。而且一存最少是兩櫃,不會出現單數。銀川地下水淺,窖藏元寶有時用缸不用櫃。我的那個元寶,是五十兩一錠的大元寶,正是辛亥革命後亂世當中官府丟失的庫銀。公安是想通過這一錠元寶,找出最少兩大缸元寶,所以才把我逮起來好一頓審問。”

李應高問:“民間沒有這樣的元寶,那你的元寶是哪裏來的?”

樊高娃說:“公安問的就是這句話。我說是在北草地買的,他們不相信,逼了我兩天,最後大概是相信了,就下了命令讓我去內蒙找那個賣元寶的人。”

李應高說:“那不是大海撈針嗎?哪能找得到啊!”

樊高娃笑著說:“那也不能不去找一找。所以就找到你這裏來了。”

李應高哈哈大笑說:“難得你能出來,就算旅遊一趟。”

樊高娃說:“算是考察吧。賀蘭山的煤真是太多了,整個太陽山就是一座煤山,開個煤礦真好比挖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