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賢丈人巧賺回頭婿(1)(3 / 3)

公子此番雖費了些賞賜,卻噪盡了脾胃,這家子賠了些辛苦,落得便宜多了。這個消息傳將開去,鄉裏人家,隻歎息無緣,不得遇著公子。

自此以後,公子出去,就有人先來探聽馬首所向,村落中無不整頓酒食,爭來迎接。真個是:

東馳,西人已為備饌,南獵,北人就去戒廚。士有餘糧,馬多剩草。一呼百諾,顧盼生輝。此送彼迎,尊榮莫並。憑他出外連旬樂,不必先營隔宿裝。

公子到一處,一處如此。這些人也竭力奉承,公子也加意報答,還自歉然道:“賞勞輕微,謝他們厚情不來。”眾門客又齊聲力讚道:“此輩乃小人,今到一處,即便供帳備具,奉承公子,勝於君主。若非重賞,何以示勸?”公子道:

“說得有理。”每每賞了又賞,有增無減。原來這圈套多是一班門客串同了百姓們,又是賈、趙二人先定了去向,約會得停當,故所到之處,無不如意。及至得來賞賜,盡皆分取,隻是攛掇多些了。

親眷中有老成的人,叫做張三翁,見公子日逐如此費用,甚為心疼。他曾見當初尚書公行事來的,偶然與公子會間,勸諷公子道:“宅上家業豐厚,先尚書也不純仗做官得來的宦槖,多半是算計做人家來的。老漢曾經眼見先尚書早起晏眠,算盤天平,文書簿籍不離於手。別人少他分毫也要算將出來,變麵變孔,費唇費舌,略有些小便宜,即便喜動顏色眉批:尚書如此,原是不祥之兆,然尚書不如此者寡矣如此掙來的家私,非同容易。今郎君十分慷慨散漫,與先尚書苦掙之意,太不相同了。”公子麵色通紅,未及回答,賈清夫、趙能武等一班兒朋友大嚷道:“這樣氣量淺陋之言,怎麼在公子麵前講!公子是海內豪傑,豈把錢財放在眼孔上?況且人家天做,不在人為。豈不聞李太白有言‘天生吾才終有用,黃金散盡還複來’?先尚書這些孜孜為利,正是差處旁批:說得有理的公子不學舊樣,盡改前非,是公子超群出眾、英雄不羈之處旁批:好聽,豈田舍翁所可曉哉!”公子聽得這一番說話,方才覺得有些吐氣揚眉,心裏放下。張三翁見不是頭,曉得有這一班小人,料想好言不入,再不開口了。

公子被他們如此舞弄了數年,弄得囊中空虛,看看手裏不能接濟,所有倉房中莊舍內積下米糧,或時糶銀使用,或時即發米代銀,或時先在那裏移銀子用了。秋收還米,也就東扯西拽,不能如意。公子要噪脾時,有些掣肘不爽利。門客每見公子世業不曾動損,心裏道:“這裏麵盡有大想頭。”與賈、趙二人商議定了,來見公子獻策道:“有一妙著,公子再不要愁沒銀子用了。旁批:先扼其要。”公子正苦銀子短少,一聞此言,欣然起問:“有何妙計?”賈、趙等指手畫腳道:“公子田連阡陌,地占半州,足跡不到所在不知多少眉批:焉得不敗?。這許多田地,大略多是有勢之時小民投獻,富家饋送,原不盡用價銀買的。就有些買的,也不過債利盤算,準折將來。或是戶絕人窮,止剩得些磽田瘠地,隻得收在戶內,所值原不多的。

所以而今荒蕪的多,開墾的少,租利沒有,錢糧要緊。這些東西留在後邊,貽累不淺的。公子看來,不過是些土泥,小民得了,自家用力耕種,才方是有用的。公子若把這些作賞賜之費,不是土泥盡當銀子用了眉批:中聽。?亦且自家省了錢糧之累。”公子道:“我最苦的是時常來要我完甚麼錢糧,激聒得不耐煩。今把來推將去,當得銀子用,這是極便宜的事了。

自此公子每要用銀子之處,隻寫一紙賣契,把田來準去。那得田的,心裏巴不得,反要妝個腔兒說不情願,不如受些現物好眉批:好做法門客每故意再三解勸,強他拿去,公子蹴躇不安旁批:好人,惟恐他不受,直等他領了文契方掉得下。所有良田美產,有富戶欲得的,先來通知了賈、趙二人,借打獵為名,迂道到彼家邊,極意酒食款待。還有出妻獻子的,或又有接了娼妓養在家裏,假做了妻女來與公子調情的眉批:盲鰍,公子便有些曉得,隻是將錯就錯,自以為得意。吃得興闌將行,就請公子寫契行賞。公子寫字不甚利便,門客內有善寫的,便來執筆。一個算價錢,一個查簿籍,寫完了隻要公子押字。公子也不知田在那裏,好的歹的,貴的賤的,見說押字即便押了。又有時反有幾兩銀子找將出來與公子用旁批:妙處,公子卻像落得的,分外喜歡。

如此多次,公子連押字也不耐煩了,對賈清夫道:“這些時不要我拿銀子出來,隻寫張紙,頗覺便當。隻是定要我執筆押字,我有些倦了。”趙能武道:“便是我們掿著槍棒且溜撒,隻這一管筆,重得可厭相!”賈清夫道:“這個不打緊,我有一策,大家可以省力。”公子道:“何策?”賈清夫道:“把這些賣契套語刊刻了板,空了年月,刷印百張,放在身邊。臨時隻要填寫某處及多少數目,注了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