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道上人們忽然發現,那家新開的幹果店,竟然關門了。
起先,人們並沒有注意,而是有人想到要吃幹果時,才發現,店沒有開門。
而第二天,店同樣沒有開門……
直到幾天後,人們又發現,店門前張貼了一張轉讓啟示。
這根本也不是大事,所以愛吃幹果的人們在遺憾了一陣子後,也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後了,畢竟,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哪有時間去管別人的閑事呢。
何況隻不過是一個不關自己的幹果店。
城裏永遠有說不完的新聞,新舊交替中,有關熊哥房子鬧鬼的事情,也已經漸漸被人遺忘了。
那幢房從,在從前是頂級的漂亮,但房子的主人已經死了,並且被燒成了灰,裏麵有多少故事,也就隨著那具焦屍煙消雲散了。
那幢房子,在沒出兩個月後,真的被拍賣了,拍賣給一個開發商,開發商手疾眼快地拆了舊房,完全拆除,用鏟車把房子幾乎連根鏟起了,然後把地再填平,再挖地基,重新蓋起了一幢大樓,並且出賣。
當然,路前也修了,再從這條路上走過的時候,已經根本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
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不過也有一些小小的插曲,那就是宏達公司,從前,人們隻知道宏達公司出事了,死了好幾個員工,後來老板又跑了,在這座城市建設得日新月異的時候,有一天新聞報道說,在一次車禍中,宏達公司的老板被撞死在一座天橋上,交警上調查說是意外事故,但也有人說,是被報複了,因為他害的人太多了,不過這也沒人關心了,畢竟,這都是不關自己的事情,聽聽新聞,開開眼界,在閑的時候,有個話料就行了。
一切一切,都悄無聲息地向前走/
許多人被忘記,許多人也新出現在這座城市裏,演著一出又一出的故事……
不過當這座城市在喧囂和寧靜中交替的時候,在遠離這座城市一千多裏的一座山區裏,有一戶人家在那裏落戶了。
這是半年以後的事情。
這是一座美麗的山區,村落座落在深山區裏,從前,這裏是不通車的,如果從山裏走到山外,或者從山外進到山裏,從前沒有山路,隻有蜿蜒的盤山小路,隻能走過人,所以進山出山一趟得走上五六天。
因為出山不方便,山村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山裏甚至有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山。
直到五年前,政府開發當地景區,才開始建設山路,據傳說,當開山的人進到村子裏時,村裏的滿頭白發的老太太拉著進山的工人問:“小日本走了沒有呀?”
一句話讓進山的工人笑個半死,也才知道,原來這座村裏的人,十分之九的人竟然都沒有出過村。
這村子裏的真的樸實到了極點。
他們自種自吃,自給自足,仍過著紡織,織布,種菜,挖井,很原始的生活/
但開山過後,路通了,他們村,還有他們村後村前的大片山區被開發了,成了美麗的景區,進山來的人就多了,也帶來了洋玩意,架起了網,扯開了電線,山村也過了上現代文明的生活。
文明歸文明,人還是樸實的,歡迎每一個回歸這裏,或者來這裏遊玩的人。
而遷來的一家,據他們說,他們的祖先曾在這裏住過,後來,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但現在他們想落葉歸根了,所以帶著家小回來了。
男主人是一個中年人,個子高高的,為人很和善,說是在外麵做了一輩子生意,感覺累了,所以現在要回家過這種田原的生活了。
老頭子長得很醜,臉上滿是傷疤,他向村民解釋說,有一次在做生意時,被人搶了,打傷了臉,所以落下了傷疤。
他的遭遇很讓村人同情,心裏都在說,在外麵也真不安全呀,做個生意還差點把命給要了!
他的愛人,倒是非常年輕,並且非常漂亮,不過為人也非常和善,每天和老頭子一起,早上晚上一起去散步,她一點不嫌棄老頭子,挽著老頭子的胳膊,細語溫柔,就像電視裏演的一樣,恩愛無比。
除了他們,他們還有兩個家人,一個是滿頭白發的老太太,是老頭子的母親,老婆子很安靜,不大出門,整天圍在家裏做飯,或者閑了就到鄰居家去坐坐,不過很少說,光微微地笑,經常聽鄰居們說,當然了,鄰居們的話多著呢,這山裏的故事多的數不清,他們就是住上十年,一百年,也聽不遠。
另一個,比老太婆稍微年輕一點,像是個啞巴,也不大開口說話,但是很能幹,每隔幾天,她就開著車出去,差購了滿車的東西,夠他們用上至少一個星期的。
這些東西都很好,好多一看就是從超市裏買來的。
不過他們這一家人很大方,買來的東西吃不完了,就送給鄰居們,這讓鄰居們都很高興。
因為這一家人的善良和善,他們也很快和周圍的人融洽在一起,他們說話的聲調,口音,都在極短的時間裏,變得像個山裏人,如果一個剛從外麵回來,或者前來旅遊的人和他們談話,是根本不會曉得他們是剛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