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富像嚴總帆深深的鞠了一躬,他像嚴總帆表達自己最為深厚的敬意。
嚴總帆的改革,將帝國治理的越來越好,但是,不和諧的聲音也是會出現的。
有人就將嚴總帆的這個行動寫成了訟狀擺在了韓峰的麵前,告訴韓峰,嚴總帆對於官員不考察就任意的撤免,不將韓峰放在眼裏。
韓峰不理會,他將這一章訟狀保存在自己的一個木箱裏麵,沒有搭理這個人。
反對者總是不死心的,他們又假造了一份退位信,再一次的擺在了韓峰的麵前,反對派似乎是想要韓峰動搖,甚至於將嚴總帆罷免,斬殺,那就最好不過了。
韓峰仍舊沒有去管這件事情,他再一次的將這一份東西關進了木箱裏麵,沒有去搭理這些胡言亂語。
嚴總帆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言簡意賅地找到改革的目標,卻找不到複雜精細的實施辦法。
他是一個改革家,但不是一個政客,他不懂得如何規避這些事情。
麵對那封假造的退位信,韓峰選擇了相信他。
這就是所有士大夫最好的時代了,韓峰執政的三十年,沒有一個士大夫因事而亡,隻有他們是觸犯了國法,韓峰才會處罰他們。
沒有一個人是因為做事做錯了受到懲罰。
嚴總帆的年紀比較大,執政十多年後,就因病離去了,在帝都留下了他的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沒有任何的泄漏,韓峰沒有將那兩次的事情告訴嚴總帆,從來就沒有,這兩樣東西一直到了韓峰的兒子繼位之後,才發現韓峰一直將這兩件東西還在流傳著!
韓峰沒有放棄這一切有效的辦法,帝都一直延續著嚴總帆的部署。
這一次,韓峰一直沒有停下改革的步伐,韓峰的改革意圖,沒有什麼華麗的話語,但是卻不動聲色地不斷貫徹。
沒有任何的激辯和爭議,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韓峰的政策不斷的貫徹。
韓峰執政的最後十年裏,國庫之中的銀兩已經是不知凡幾了,是時候反擊了,韓峰的心中一直也有一個封狼居胥,斬破樓然的想法。
韓峰的做法很簡單,大將前往,不斷的進攻,用雄厚的國力,彪肥的戰馬,效用的戰士,喲in個正麵突擊的辦法,將北方的蠻夷一掃而盡。
三十年的執政,韓峰最後老死在戰馬之上,這個長在深宮之中的男人,最後,倒在了親征的路上!
他的三十年,將海外諸多的蠻夷感化,成為了帝國的藩屬。
將北方的敵人,徹底消滅,不留分毫。
“仁皇長於深宮之地,奄有四海。即位之後,躬行節儉,知人善任,雄武之略,遠邁天地。六師屢出威德遐被,四方賓服……”
盡管韓峰殺了許多的蠻夷,但是他對於自己的國民卻是從來都不會暴虐。
甚至於,韓峰還會道歉,為自己的做法道歉。
最後,韓峰被追諡為仁皇!
天地的偉男子,應當有韓峰一個!!!!
PS:下一更,明天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