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鳥島追蹤(3)(1 / 2)

查閱了大量的文獻,畢素文決定以巨尾阿麗蠅為他的第一個野外實驗目標,並以此為突破口,從蘇姍姍被害一案中尋找昆蟲學證據。食屍性昆蟲種類的出現有較強的規律性。最早在腐敗屍體上出現的主要為雙翅目麗蠅科類的蒼蠅,麗蠅科中尤以巨尾阿麗蠅、絲光綠蠅、大頭金蠅三種最典型。而這三種當中,巨尾阿麗蠅是我國除新疆及高寒地區外的死亡現場出現最多的昆蟲,東部和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地區種群數量大,常在早春和晚秋的屍體上占絕對優勢。湖南省降雨雖然在5月~7月比較集中,但年均降雨量1350毫米~1450毫米,因而,湘南的冬季,有著巨尾阿麗蠅適合生長的氣候和環境條件。11月底,畢素文將學校的工作一一做了安排之後,計劃在湘南的鳥島建一個野外實驗基地,為期三個月。與他一起前去湘南的還有蘇星星。蘇星星一來回家看望父母,二來作為畢素文臨時聘請的實驗助手。再次踏上湘南的土地,畢素文心情沉重。這次,一半是為了他的科研,一半是為了他死去的女朋友蘇姍姍。他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一天,他的實驗、他的科研,能與蘇姍姍遇害相關。

他這次要做的,不僅僅要最大程度地還原蘇姍姍被害的真相,也希望給另外一個人--文揚,所謂的“凶手“,提供洗脫殺人冤屈的證據。所以,他感到肩上的責任異常重大。所有的推測和分析,要能做到讓任何人都無懈可擊,提供的所有數據都要具有令人高度信服的準確。稍有差池,被人貽笑大方倒是次要,還會辜負站在背後的那一雙雙寄予他無限希望的眼睛。這些人,不但有他的導師、同事,還有文婷、文揚。正因為這樣,他才需要周密詳盡的實驗,需要一絲不苟地實地調查。青龍鎮並沒有多大變化,仍是以往的隨意和從容。與之前第一次來的時候不同的是,青龍鎮迎來了入秋後的第一場大霧。被霧靄籠罩的青龍鎮如同披上了乳白的輕紗,淡雅如水彩,朦朧而柔美。沐浴在迷霧中的古老建築,像古代掩麵欲羞的閨中少女,千嬌百媚。蘇銀潼夫婦對畢素文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尤其畢素文“爸爸媽媽“親熱地叫著,給他們的臉上添加了少有的笑容。

兩人對畢素文問長問短,關懷備至,如同見著了闊別多年的兒子。在畢素文看來,兩人似乎走出了喪女的悲痛陰影,開始了平靜淡泊的生活,但臉上仍深深地殘留著過去悲痛的痕跡。蘇星星變得比以前成熟懂事了,對父母說話也畢恭畢敬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詞,雖然說不上完全得體優雅,但至少算得上順眉順眼。蘇星星進屋後,勤快地忙前忙後,令蘇銀潼夫婦說不出的高興。晚上,畢素文照例被安排住在蘇姍姍的房間。蘇姍姍房間的東西大多原封不動地保持著原樣。隻是桌台上多了一個袋子,是市公安局退回來的,裏麵裝著蘇姍姍被害前隨身攜帶的物品,在偵探取證階段曾被警察拿走。蘇姍姍生前使用的佳能A2000IS數碼相機就在其中,因為她喜歡拍風景照,這架相機是畢素文作為生日禮物買給她的。畢素文取出相機,感慨萬千。盡管蘇姍姍喜歡攝影,可是他們都沒有一張合影的相片,隻因他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讀書和實驗上。

擺弄著相機時,畢素文腦海裏突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蘇姍姍在鳥島會拍些什麼樣的相片,會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呢?可轉念一想,裏麵應當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如果有的話,哪怕隻是一點蛛絲馬跡,公安局也能找出有價值的線索。雖然否定了那個想法,但畢素文還是打開電腦,將數碼相機的照片拷貝到電腦中的D盤上,放在一個命名為“我的照片“文件夾內,然後一張張地翻看了起來。以前極少關注蘇姍姍拍的相片,現在伊人已逝,就當是睹物思人吧!第一張相片很抽象,是水的波紋,五顏六色,拍得非常漂亮;第二張是滴水的瀑布,蘇姍姍通過攝影技術把它拍得像線一樣,很纖細,也很優美;第三張是一個峽穀的雨後景色,顏色非常絢爛;第四張是擺渡人揮篙的動作,湧動著一股蒼涼而粗糙的意誌力,顯示了人的力量、自信和尊嚴;第五張是一個肌膚黝黑的男孩,在陽光的暴曬下,挑著一擔沉甸甸的稻穀,大汗淋漓,猶如一尊隻剩下原始本能的生命雕像……諸如此類的相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