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探鵝嶺(4)(2 / 2)

不久,又從一堆亂石中穿過,進入一片竹林,看似荒蕪的一片土地,遍地修竹叢生,間夾潺潺流動的小溪,十分幽靜。過了竹林,便是如狼牙般交錯的石筍,再往前走,是一處懸崖。到了這裏,似乎無路可走了。畢素文仔細一看,峭壁上生有許多手指頭粗的青藤,彼此交錯纏繞在一起。畢素文望一眼懸崖下的滔滔河水,心一橫,抓住青藤,向崖下攀去。這座懸崖雖然十分險峻,但岩壁上橫生出不少突出的石筍,因而隻需輕輕地抓住青藤,腳踏在石筍上,攀下來也並不費力。大約下行了十米的距離,岩壁上出現了一個狹長的洞口。長約一丈,寬有六尺,裏麵漆黑一團,深淺不知。畢素文鑽進洞內,用手電筒照亮石壁,幾隻褐色的壁虎迅速地逃開了。洞內較為幹燥,地上沒有生長潮濕的青苔,石道一直延伸進了黑暗之中。越往裏走,石洞裏越潮熱,地麵上也濕滑起來,可以看見石壁上生有苔蘚,大概是終日不見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關係,青苔呈灰白色。一塊禿頂似的石頭出現在眼前,石頭邊的泥土上出現了好幾個不同人的腳印。腳印雜亂無章,七扭八歪,顯得非常零亂。看來,一定有人到過這洞內。畢素文心裏一陣高興,覺得走出山洞有望了。

仔細觀察地麵時,畢素文發現有條明顯的痕跡,像是重物被從地上拖過時留下的,一直到達前麵一個有水的地方。出乎畢素文意料的是,水邊居然有一個小竹排,用麻繩係著,拴在岸邊的木樁上。竹排上有一根長長的竹蒿。解開麻繩,竹排就會隨著急速流動的水旋轉,向著一個洞口的方向移動。當畢素文駕著竹排劃出洞口時,才發覺洞口掩藏在上方懸崖垂下的密布的青藤之中,位置十分隱蔽。畢素文抬頭一看,對麵的山像一座孤島。難道這就是鳥島?竹排在激流中前行。河水不是很深,透過清澈的水,甚至能夠看清河底的卵石和水中飄曳的水草。不時劃出的水波,打碎了水中的倒影。

竹排終於靠岸了。看到有遊客走動時,畢素文才真正確信自己來到了鳥島。小路兩旁的草、藤、低矮的灌木,縱橫交錯,把冬天的小島蓋得嚴嚴實實的。走在綴滿綠意的小路上,幾乎感覺不到冬日寒冷的氣氛,偶爾從綠色中伸出幾株枯黃的茅草,才讓畢素文意識到冬天的存在。鳥島的形狀、萊河河道的曲折迂回,還有鵝嶺溝謎一樣的路線,突然讓畢素文對蘇姍姍日記本的字母有了頓悟。難道那四個字母與地形有關?可是,這與蘇姍姍的被害有沒有關係呢?畢素文仍然不得而知。畢素文心裏惦記著蘇星星和周子玟,無心觀景,在附近找到一隻船後,坐船到了濟口鎮,再乘車到達青龍鎮時,天色已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