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2 / 2)

聞聽蕭玉燕道歉,廖鞏生頷首回答說道:“無妨無妨,口言之誤,豈會心生芥蒂。”。

聞聽廖鞏生之言,蕭雲連忙接口順坡下,道:“啊,多謝兄台寬宏大量,在下替小妹謝過了!對了,兄台仗義出手,在下還不知道兄台的尊姓大名呢?”。

聞聽蕭雲之言,廖鞏生頷首回答:“在下廖鞏生!”。

千麵書生廖鞏生——蕭雲經常混在江湖之中,豈能沒聽說他的名號,聞聽廖鞏生之言,蕭雲很是高興,連忙又趕緊拱起手來,鄭重的舉了舉,對廖鞏生敬道:“啊,原來是廖大俠,失敬失敬!”。有人識得自己的名號,廖鞏生也是很高興,聞聽蕭雲之言,也趕緊給他還禮。

讀書人相見,那套客氣的繁文縟節真是讓人頭疼,蕭玉燕也是如此,看著自己的七哥跟廖鞏生相見那套禮節,讓她站在一旁,怎麼著都覺不是。還好,蕭雲十分疼她,跟廖鞏生相見之後,就簡單地跟他介紹了一下蕭玉燕,道:“廖大俠,這是舍妹玉燕!”。廖鞏生聞蕭雲燕,連忙與蕭玉燕見禮。有了之前的教訓,蕭玉燕這一次再也不敢失禮了,破天荒的給廖鞏生道了一個萬福。

彼此見禮之後,話題便就很快轉到蕭雲蕭玉燕被捕快圍捕的事情上來。因為不知道去何方,所以蕭雲蕭玉燕與廖鞏生邊漫無目的的往前走著回,邊談論著事情的緣由始末。言談之中,蕭雲當然刻意隱瞞了自己父親名諱等不宜為外人道的東西。等到蕭雲把經過隱瞞之後的自身遭遇講述完之後,廖鞏生有些吃驚,道:“啊,真是沒想到,當朝皇帝竟然是這般昏庸,唉!”。

聞聽了廖鞏生歎息聲,蕭雲止不住的苦笑了一下,說道:“廖大俠是行走江湖之人,對公門中事不善了解也是在情理之中,而我們就不同了,苦讀聖賢之書,為的便就是上報蒼天君主,下報黎民百姓,隻可惜我們這些空有滿腔熱血而百無一用的書生,欲報國無門,欲忠君無路,悠悠古今,真是怒天不平,尤人不淨呀!”。

聞聽了蕭雲之言,廖鞏生沉吟了一下,重複蕭雲的那句話,道:“欲報國無門,欲忠君無路,悠悠古今,真是怒天不平,尤人不淨。是啊,蕭兄所言一陣見血,句句甚是。前不久我在太平鎮就遇到一對夫婦,他們二人也是為昏庸的皇帝所逼,迫不得已才亡命天涯,他們一路相濡以沫、生死相依,其情其景真是令聞者好生感動啊。”。

一聽廖鞏生所言,蕭雲來了興致,開口就問道:“啊,還有這等事?”。

廖鞏生點頭回答:“是啊,不瞞蕭兄說,我也是對他們的事感興趣這才一路跟隨他們,與之為伴。”。

蕭雲聞言感歎說道:“啊,如此說來,我兄妹二人倒是與他們像似了,若是有機會,我倒是想見識見識這對如此相敬如賓、如此恩愛的夫婦。”。

聞聽蕭雲之言,廖鞏生開口說道:“這有何難,改日若是有機會,你、我與他們能夠相見,我給你引見便是。”。不明此話的人,會以為廖鞏生真是好心要為蕭雲他們引見那對夫婦的,明白的人都能聽出這話的內在意思,廖鞏生的其實是說趕蕭雲他們走呢,這正如敬茶不是為了讓客人喝茶而是暗示讓客人離開之意一樣。

聞聽了廖鞏生之言,蕭雲先感動,剛要開口說機會感謝的話,可是一抬頭看到了廖鞏生那別有意味的眼神,蕭雲當時隻是一愣,隨即他便明白了過來。當下,蕭雲故作不知而問,道:“廖大俠,我與我妹時候朝廷通緝要犯,不便在外麵拋頭露麵,我們要尋個安全的地方以安身,無奈隻得就此別過了。”。

聞聽了蕭雲之言,廖鞏生也不挽留,對蕭雲拱拱手,道:“那,我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