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追案尋蹤(1 / 3)

錢師爺走後,唐昊等人倒是放鬆了不少,隨意地與那劉公攀談起來。“劉公和錢師爺原來早就相識?”

劉公捋了捋白胡須,笑道:“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青軒孤身一人來到倉頭縣尋生計,老夫見他是個老實人,又有些才華,便托了人替他在書齋裏尋了個抄寫的事情。他便就此在倉頭縣安家了。一晃十年已過,他如今已是縣令大人的師爺。雖不是大富大貴,也是沒埋沒了他的才華。”錢師爺本名錢青軒,劉公為長,所以直呼其名。

“那為何錢師爺說劉公是他的救命恩人?”蘇筱晴有些好奇。

劉公笑道:“那是青軒謬讚了,老夫也不過就是幫了這個忙而已。”

唐昊笑道:“劉公雖隻是舉手之勞,於錢師爺卻如救命一般。錢師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自然稱劉公為救命恩人了。”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唐昊等人再次謝過劉公夫婦,便各自回房睡覺去了。這兩日的奔波,未來即將麵臨的麻煩事還有一大堆,沒有充足的休息恐怕是無法應對的。

次日早上,錢師爺奉了李古田的命令,帶唐昊等人先行前往那被害的書生鄭君寶的屋子,又命人去取了至今為止查訪到的關於此案的線索寫成書文送到劉公府上,等著幾人回來便可翻閱查看。

今日天氣不錯,萬裏無雲,日頭曬得人暖洋洋的。唐昊等人隨著錢師爺到了鄭君寶家。說是個屋子,可比普通人家所住偏大。前屋後院,一應裝飾俱都齊全。院內還有一口井,可供主人日常打水。井邊有一塊不大不小的菜地,種著些瓜果蔬菜,雖不多,卻也豐富。隻是沒了主人的精心照料,竟爛了不少在地裏。可少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即便這些蔬菜都長得繁茂,也必定是不夠的。對此,唐昊自己深有體會。

唐昊問道:“這鄭君寶體格如何?”

錢師爺答道:“論身材算是中等,不算瘦弱,也不胖。不過身量比同齡人矮些,麵相看著也似個少年人,大約是從小遭遇的原因吧。”這般描述倒也符合這鄭書生應有的形象。

唐昊再度環顧房屋,童義弘和魏海二人已經分頭去屋內各處查勘有無可疑之處。蘇筱晴則去詢問周圍鄰居,看看能不能得到些什麼線索。現在他們誰也沒有看過大寬等人之前查證的文書記錄,這樣也可避免被他們的話所幹擾。

唐昊又問道:“這鄭君寶來倉頭縣以前家住何處?”

錢師爺支吾道:“呃……這並不知道。”

“為何不查?”

錢師爺解釋道:“不是不查,是真不知道。鄭君寶來了以後就隻有他一個人,鄰裏間也沒問過他這些,隻知道他是賣了家裏的地來的。因他年紀小,他不說,別人也不好總問,怕傷了他的心。”

唐昊皺眉道:“可這些或許很重要。”

“為何?”錢師爺有些不明白。

“第一,來的路上我四處看過,這裏雖不是倉頭縣最富庶的區域,卻也不算貧窮。鄭君寶的這個宅子在倉頭縣怎麼也值個十來兩銀子,一畝地均價約三兩銀子左右,至少要三畝多的地來支撐他買下這宅子。第二,就算鄭君寶節儉,在這倉頭縣城一年生活下來也至少需得花費二兩銀子左右。鄭君寶來了倉頭縣十年有餘,咱們隻按十年算也需得二十兩銀子,加上房子是三十兩有餘。這鄭君寶家裏原來至少要有十畝地供他賣,還不能是貧田。若在村裏,他家可是大戶人家呢,怎麼就忽然隻剩他一人了?”

錢師爺聽得冷汗直冒:“這……這他不是還打些零工麼……”

“尋常人家一年每日做工,也不過掙個二三兩銀子,他做些零工就能頂事?”唐昊反問,“倘若這鄭君寶家裏原有這麼多土地,為何不將地都租賃出去,交予他人耕種,自己隻收租子就好。一樣能安心閉門讀書,何必非要賣了祖產搬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