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度濃縮的理論,你是從哪得來的?和拍片又扯在一起?
你吧,就是不注重學習。我幾乎每天都看礦區、省和國家的新聞報道,是白看的嗎?小冷啊,平時要加強學習喲,就算你不願走近世界,可以通過電視網絡讓世界走近你嘛,這樣才能跟得上形勢!
少打官腔,你能把剛才的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話說給我聽嗎?注意,要讓我這個小老百姓明白喲!
完全可以!先從安全說起,安全為天嘛。煤礦的安全生產,一直是我們當地乃至全國的話題。國家提出“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紅線,堅定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工作方向”,這就是最務實、樸實、堅實的理論出發點。隨著科學管理、機械化程度和裝備水平的提高,安全生產事故是不是在逐漸減少?是的。這正在改變人們過去對煤礦的認識,讓人們相信“煤炭生產可以安全,也正在越來越安全。有了安全保障的煤礦工人,能下煤海開采烏金,也能上井享受藍天白雲。礦工,比我們更珍愛藍天白雲。他們的夢想裏,一定不會少了藍天白雲。如果拍記錄片,這樣的夢想不應該被遺忘。烏金煤炭和藍天白雲,完全可以相提並論吧?
完全可以。
說完安全,再說綠色清潔。說到這,我還是借用煤炭係統一位專家的話吧:用好資源貴在奉獻綠色能源。過去一提到煤炭,很多人都認為是“髒的能源”。還有現在,把霧霾肆虐與煤炭聯係在一起,其實這是對煤炭的誤解。作為一種天然能源,煤炭對環境能否產生汙染,在於人們如何生產以及如何利用它。隻要技術可行,煤炭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清潔能源。潔淨煤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延伸煤炭產業鏈,發展煤焦化、煤氣化、煤液化,既有效減少原煤直接燃燒對環境的汙染,又大大提高產品附加值。很早以前的人們打獵,眼中的獵物就是一塊肉。後來,人們發現皮毛也能用,直到把骨骼做成裝飾、針刺。這個比方也許不合適,總之把煤“吃幹榨淨不留渣”就是做到了最好。在我看來,煤炭成為綠色清潔能源的同時,也就實現了高效。這方麵的變化,能有效更新人們對煤炭的認識。烏金煤炭和藍天白雲,完全可以相提並論,好理解吧?
好理解。
全國有那麼多老礦區,礦區故事不應該無聲無息地消逝。我說的礦區故事,多數是“礦區新聞”、“礦工報”之外的內容。拍記錄片或者電視劇,都不會有問題。有些老建築物都還在:單身樓,俱樂部電影院,平房,有的礦上甚至還有無軌電車。從礦務局到礦業集團,從煤校、礦業學院到科技學院、科技大學,從一片片平房到一棟棟樓房,這些年發生了多少變化啊!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煤炭也給礦區帶來巨大改變。青邑礦區在煤炭資源枯竭的同時,文化的蘊藏卻是越來越豐厚。所以,在我看來,與配合高姍姍回來拍片還願,不如讓她回來“淘金”。她和文秀秀、桂荔蘋組團回來,就是一支女子“掘進隊”,來挖掘烏金。煤礦和人們對煤礦的情感,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見而不思,思而不動”,應該做點什麼。我們兩個人,還有她們三個人,都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煤礦。把看到的內容好好地彙集在一起,還能看到另一片藍天白雲。
我記得你就下過一次井吧,還是剛剛工作時候的參觀,你拿什麼講述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