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元武鎮(1 / 3)

穀雨時節剛剛到來沒多久,第一場大雨卻已經迫不及待的降下,為那尚處於幼苗狀態的農作物帶來了充足的營養和豐沛的雨水,使得作物變得鬱鬱蔥蔥,綠意盎然。

當然,受益的並非隻有農作物,在春天這個季節,萬物均都是在茁壯的成長著,漫山遍野,生機勃勃。

一條寬闊的官道上,一隊人馬正在緩緩前行,官道兩旁是茂盛而綠油油的小麥苗,一眼看去,似無邊無際的綠色毛毯,徐徐清風而過,陣陣綠色波浪翻滾。

如此好景,本該讓人賞心悅目,心情順暢才是,然而這隊人馬中卻彌漫著一股低沉的氣氛,那氣氛縱使無形,卻也能夠讓人明顯感受得到。

這隊人馬人數不過八九人,但護送的那些貨物,卻足有十多輛車馬之多,按照一般護送貨物的格局,人數應當和貨物數量比例一致,若貨物較為貴重的話,人數應當是貨物數量的一倍,或更多。

這隊人馬明顯不符合上麵任何格局,尤其是當中的一輛特別寬敞的馬車上,時不時有孩童從車簾中探出腦袋,好奇的看向外麵的景色。

隊伍行進的速度不算特別快,慢慢悠悠的走在官道上,馬蹄時不時踐踏起點點泥水,散落在四周的小水窪,將其染渾。

此時正值日當正午,人們休憩飲食之時,路上看不到半個人影,偶有經過,也是腳步間匆匆忙忙,無任何閑散之態。

約莫快過了一炷香,隊伍終於來到了亭舍樓前。

亭舍,本是大周帝國驛站處所,供過往貴族和官吏長途跋涉之時補給之用,自大周滅亡之後,諸侯王紛爭割據之下,為了更方便管理各自屬地,重新劃分了地方區域從屬大小的同時,也在官職製度之上添上了亭長和裏長兩職。

一亭所管轄之地,一般十裏大小左右,職責之處,便是負責亭下各個鄉裏之間的治安和糾紛矛盾以及承擔大周時期的義務,補給過往的貴族官吏和長途遠行的百姓。

隊伍最前的一個首領摸樣的中年男人從馬背上翻身跳下,長長的黑色皮靴重重的踏入泥濘,濺起的泥點紛紛落在四周。

男子站在原地整了整略顯淩亂的灰色衣袍和披散的黑色長發,然後踏步向前,在原地留下兩個不淺的腳印,四周沒有明顯的水窪,腳印卻在被泥水灌注,然後成為新的水窪。

伸出修長的手扣了扣大門上的青銅門環,灰衣男子便靜靜的立於門前,等候開門。

不過片刻,門後傳來一陣腳步聲,然後門就被人從裏麵打開了。

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從門中探出了個頭,見到站在門口的灰衣男人,便開口道:“閣下立於此,投宿?還是有事相求?”

“嗬嗬,在下與商隊一同自靈州而來,途經此地,又逢近日春雨連綿,連日趕路之下,皆已疲憊不堪,適才瞧見此院中立有華表,知是亭舍,特來此休憩一晚,休整休整。”男子拱了拱手,文縐縐的說出了一番長長的話語來。

“亭舍之內確有空房,不過隻餘一間,不知貴隊人數幾何?”聽聞男子之話,老者眉頭挑了挑,心中有些驚訝,靈州離此地的青州路途之遠,可達數月之久,且不說這中間的窮山惡水了。

“八九人,……另有孩童五個。”得知老者此話,男子的眉頭不經意間皺了皺,隨即說道:“隻有一間,倒是無妨,我等大人外邊休息便是。”

“既然如此,諸位便隨老朽前來。”老者此時已到亭舍外邊,一邊看著外麵的隊伍,一邊與男子隨意的攀談起來。

“不知閣下如何稱呼?”老者忽然隨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