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哭笑不得地說:“怎麼上去啊?難道是搭嫦娥五號的順風車?”無為散人道:“先回昆侖。”小凡會意,立即以心意與西王母溝通,回到昆侖天宮後,發覺神樹的光芒黯淡,知道西王母的精魂幻像消耗了巨大的靈力,於是恭請王母稍事休息。
無為散人仰望神樹,歎息道:“可惜建木已毀。”小凡好奇地問:“建木就是這棵神樹嗎?以前真有人順著這棵樹爬到了天上?”無為散人搖搖頭道:“說來話長……”玄德道:“那不如先回白雲觀,邊喝茶邊聽師父講?”說著玄德的肚子嘰裏咕嚕一陣狂響,雷雷也附和地點點頭。無為散人笑道:“吾之大患為吾有身。”玄德臉紅紅地說:“弟子定當更為精進地修行,早日令肉身不再為患。”
白雲觀石室內,慧明已沏好了茶並體貼地準備了一桌豐富的素齋,用餐完畢,茶香繚繞間,無為散人講起了一段久遠的曆史,這段曆史,要從“明月幾時有”說起。上古時期,其實是沒有月亮的。小凡驚歎道:“這是蘇軾的詩,聽說蘇軾也是謫仙,他是哪一重天的呢?”無為散人沒有作答,拿起茶杯蓋子撥了一下浮沫,繼續開講,“比三皇五帝更早的時間,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及天災人禍,人類文明屢次遭遇重創,曆史記載也在接二連三的戰亂中輾轉遺失,支離破碎。從流傳於今的上古神話傳說中,可以窺見極少數遠古曆史,然而許多也與事實相距甚遠。”
無為散人喝了口茶,理了下思路,繼續說道:“想要講清楚,你們還得耐著性子,聽我從20萬年前講起。”玄德倒抽一口冷氣哀嚎道:“那得講一星期吧?!”“20萬年前的事姑且不論,神的後裔華夏族在星際旅行中發現了地球,這顆星球與母星的地理環境與星際位置類似,於是花了數萬年時間改造大氣、生物、地質,使地球成為一個宜居星球。這時代的文明,被稱為人類的第五次複興。”“天啊!之前又有些什麼?”小凡也震驚了。無為散人道:“確切說,應該稱為地球文明的第五次複興,生命,不僅隻有人類一種生命形式。”眾人皆露恍然神色。
散人接著說到:“那時候,開天辟地的環境地質學家,我們稱為盤古。生物基因改造科學家,我們叫她女媧。量子科學家其實應該稱作精神力量科學家,伏羲氏。植物學家,神農氏。能源專家,燧人氏。水利專家共工。那時地表的陸地是一塊整體,以現在的中國為中心,稱為華夏神州,大氣層內充滿了高濃度的氧氣,所有生物都長得無比高大。整個地球的地心與地表構成新陳代謝與永動係統,能源供應無限。大氣層下方布滿水網,稱為天河,與地表水、地下水形成龐大的呼吸淨化與循環體係。”聽到這裏,玄德興奮地叫道:“哦,我明白了,李白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原來講的是天河,李白果然知道的太多了。”
散人笑笑,繼續講:“然而好景不長,星際間的一夥流浪強盜,阿努那奇人,糾結了大角星、天狼星與人馬座的流氓們想要強占地球,華夏族先輩奮起抗爭。星際流氓戰敗,但地球也損失慘重,文明幾乎被摧毀,上古大神也元氣大傷進入休隱狀態。幸存者們在廢墟中集結起來,慢慢經曆了從原始到文明重建的過程。華夏族集中在中國腹地,改造了高山與河流,暫時與世隔絕以防禦侵襲並休養生息。”聽到這裏,小凡想到個重要問題,“那師父、以及我前世的師父太極天尊、玄天宮、三十三天以及其他天界,跟地球又有什麼淵源呢?”散人道:“天界、仙界,便是華夏神族在宇宙中創建的各個世界。所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便是這些世界的一隅。”“哇,仙界好大呀”“宇宙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們不就從那裏來的嗎?”“是啊?當年怎麼想的?為啥要偷跑?”“莫名其妙唄”……小凡和玄德你一句我一句地扯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