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孫策直接送客,根本沒有再談的興趣,呂範也隻得起身告辭。他出了門,暗自歎息。與孫策見麵的時間雖短,感慨卻頗多。火一般的熱情,冰一般的冷靜,居然會如此和諧的集結在一個人身上,而且是一個剛剛弱冠的年輕人,若非親眼所見,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
劉和有資格和孫策講和嗎?似乎真的沒櫻現在孫策下達了最後通諜,呂範不敢耽誤,立刻寫了一封長信,詳細明自己所見所聞,派人送回盱眙,向劉和彙報。他自己則留在平輿,一邊以觀禮賓客的身份打探平輿的情況,一邊等待機會再次與孫策見麵,希望能服他,完成任務。
呂範走了,陶應徹底放了心,但他又有些疑惑。“將軍,秋後真的要打下邳嗎?”
孫策收起笑容,打量著陶應,半晌才道:“仲允兄,徐州能提供多少人馬,多少糧草?”
陶應又驚又喜。他等的就是孫策這個決定,隻是沒想到孫策會這麼快就下決心了。不過,孫策的這個問題卻不太容易回答。行軍作戰要有方略,用什麼樣的戰術,派多少兵,步卒多少,騎兵多少,作戰周期多長,要準備多少輜重,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不是打就能打的。現在涉及到兩方聯合作戰,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更何況他還做不了徐州的主,必須和父親陶謙商量。
陶應很誠懇。這件事我一個決定不了,如果將軍有方略,我可以盡快請示,爭取全力配合將軍的行動。
孫策誇了陶應幾句,讓他和龐統等人商量一下作戰方略。陶應大喜,不管最後能不能成形,這都是孫策把他當自己人看的征兆啊。有了這個基礎,配合孫策出戰的隻會是他,不會是兄長陶商。
孫策要接見的人很多,陶應不便多留,主動告辭。出了門,來到前庭,在院中等候的王朗迎了上來,對陶應道:“將軍,剛才那個呂定公是誰?”
陶應道:“海陵人呂範呂定公,劉和的使者,孫將軍對他很了解,對他非常客氣,這才親自出迎。景興兄,你聽過此人嗎?”
王朗想了想。“似乎聽趙元達(趙昱)提起過。”
陶應有些不悅。趙昱知道此人,不向他們父子推薦,卻把這人推薦到劉和身邊,果然是逆臣。王朗聽過呂範,也從來沒在他麵前提起過,一點也不用心。
王朗見陶應神情不對,有些莫名其妙,也沒多想,接著問起呂範來意。陶應把劉和要談判,卻被孫策拒絕的經過了一遍。王朗聽完,大驚失色。“將軍,你不會聽錯了吧,孫將軍一心籌備對袁紹的戰事,他怎麼可能騰出手攻擊劉和?”
陶應按捺不住心中的怨氣。“景興兄,你是懷疑孫將軍的誠意,還是質疑孫將軍的能力?又或者,你想為劉和做一次客?”
王朗頓時麵紅耳赤,啞口無言,期期艾艾地道:“將軍,你這是……何意?”
陶應也不理他,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