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是和盧夫人結盟了嗎?師道能有什麼問題?”孫策想起曹操與師道盧夫人在江中相會的那一段,不禁發笑。情報雖然隻有一句話,但想象的空間卻很大。這曹操還真是憋狠了,這麼急啊,居然和盧夫人玩船震。聽起來很爽,但細想起來卻極不明智。
“師道的基礎是流民,是失去土地的百姓,在士族中並無基礎。對曹操來,最佳的選擇是利用師道,而不是與師道結盟,更不能與盧夫人有男女之私。聖人以神道設教,到底是愚民,自己是不會信的。師道的實力不如黃巾,但張家傳教數十餘,曆經三代,張魯年輕,盧夫人以道術自神,在師道眾中的影響力比張魯更盛,她支持劉焉,劉焉就能逆眾而行,她拋棄劉焉,劉焉就敗亡在即。這樣一個人會輕易為曹操效力?”
孫策細細品味著郭嘉的分析。曆史拐了一個彎,看似大相徑庭,可是有些東西卻是換湯不換藥。荀彧入長安,下形勢因此大變,朝廷雖弱,卻無敗亡之相,曹操入益州,劉焉敗亡,劉璋繼位的可能性沒有了,但師道的影響力還在。
曆史上,劉璋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殺盧夫人,因醇致張魯與他決裂,漢中成了益州的傷口,流血不止。後來劉備能夠鳩占鵲巢,正是因為劉璋對付不了張魯,這才請劉備助陣。劉璋雖然不是雄主,卻不可能不知道與張魯翻臉的後果,他殺死盧夫人可能正因為盧夫人在師道中的影響力太大。如果不殺,不僅是漢中,整個益州都有可能被張魯控製,也許等不到劉備入川。
曹操想和盧夫人結盟應該是看到了這一點。可是從後來的發展看,曹操拜訪益州士族,又與隨劉焉入蜀的關東世族結交,尤其是親自拜訪來敏,娶吳懿之妹,都是要取得士族支持的路線,與師道的關係不大,甚至是背道而馳。
郭嘉的隱患正是出於此,這兩種路線之間的矛盾必然導致衝突。
可是孫策有不同意見,師道不是太平道,太平道都能與黨人眉來眼去,師道為什麼不能走上層路線,與士人融合?魏晉之後,師道不僅得到了士饒支持,而且與世家關係良好,並因此發展成道教的正統,在很長時間內是中國本土宗教的代表,很多門閥名士都是師道的信徒。
“奉孝,曹孟德會不會是想魚與熊掌兼得?”
“的確有這個可能。可若是這麼做,曹孟德與戲誌才恐怕就有分歧了。”郭嘉拈起一粒果仁放在嘴裏,慢慢地嚼著。“這正是我們可以著力的地方。如果能離間他們,曹孟德不足畏,荊州可以安穩幾年。”
“離間曹孟德和戲誌才?”
“沒錯。戲誌才雖然出身寒微,但他是潁川人,他的血脈裏流淌著士饒血,他沒有機會接觸真正的內幕,甚至不知道黨人與黃巾的關係。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路線,不可兼得。曹孟德能因時而變,戲誌才卻不太可能。”
郭嘉頓了頓。“他非常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