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有了事,周瑜的腳下便不自覺的快了起來。他身高身長,足下生風,荀攸要一路跑才能跟上。兩人出了講武堂的門,馬車已經在門口等著,周瑜快步走了過去,正準備上車,旁邊突然衝出來一個少年,張開雙臂,攔住周瑜的去路。
親衛們立刻做出反應,沒等那少年站穩,就將他摁倒在地,其他人則迅速進入警戒狀態,講武堂門前頓時殺氣騰騰,不少滯留於茨學子們也停住腳步,以免引起誤會。
“周將軍,周將軍,我不是壞人……”少年高聲叫道。
周瑜看看四周,擺擺手,示意親衛放開少年,又伸手將少年拉了起來,撞撞他身上的灰塵,溫和的道:“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裏等我?”
“將軍,我叫郭攸之,順陽人。先大父曾任廬江太守……”
荀攸眉頭一皺,伸手製止了郭攸之。“你是前會稽太守郭異的兒子?”
“是……是的。”郭攸之嚅嚅地道。
周瑜打量著郭攸之。郭攸之衣衫半舊,卻還算幹淨。他身體單薄瘦弱,麵色蒼白,眼睛顯得非常大,透著無助和哀傷。陪著父親走了近兩個月,不用任何偽飾,他就是惹人憐惜的落魄少年,看得周瑜心中一陣不忍。
“你父親在哪兒?”
“在都亭。”
周瑜剛要再,荀攸搶過了話頭。“你什麼時候到的?”
郭攸之眼神有些怯怯,遲疑了好一會兒。“前……前。”
周瑜也明白了,劍眉輕揚。郭異率軍阻撓孫策入境,被孫策擊敗,判以謀逆之罪,檻車征送長安,居然在宛城都亭停留了兩不走,郭攸之又找到這兒來,分明是背後有人運作,又給郭攸之出主意,讓郭攸之來求他。郭異是孫策的敵人,他怎麼能救郭異?可是不理又不行,聽郭攸之法,他的大父很可能與周家有什麼關係,周家某個人也許是他的故吏,置之不理有悖君臣之義,會被人恥笑。
不用,旁邊的人群中肯定有人看著,如果他處理不當,用不了兩時間,滿城就會散布對他不利的流言。如果是平時,這也就罷了,偏偏是他即將出征之際,這時間未免太巧。
周瑜轉頭看看荀攸,荀攸微微點頭。周瑜招招手,讓人帶上郭攸之,一起去都亭。他和荀攸上了馬車,拉上車門,目光淡淡地掃了一眼周圍的人群,放下車簾。
“公達以為會是誰在背後?”
荀攸道:“可能是河北,也可能是關中,但嫌疑最大的卻可能是益州。”
“劉君郎還是曹孟德?”
“曹孟德入益州,劉君郎與朝廷反目為仇,此刻與我交惡的可能性不大。依我看應該是曹孟德,讓將軍自顧不暇,他才有時間從容攻取益州。”
周瑜輕聲笑道:“上兵伐謀,曹孟德一邊派人致意,一邊暗中生事,真是兵不厭詐啊。”
荀攸哼了一聲,不屑一顧。